成都市互联网协会

网站正在维护中,请稍后访问。

联系电话:13340995687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

  •    协会信息

       ——

         ——

近来常听到两个热词,一个是工匠精神,另一个是互联网思维。工匠精神代表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适用大部分传统行业;而互联网思维则表达一种互联网基因的传播、营销思维,这在快鱼吃慢鱼的互联网世界已有屡见不鲜的案例了。然而这两个原本毫不冲突的理念却将在2014年迎来一轮又一轮碰撞。 2月9日,沉寂已久的魅族创始人,面对魅族手机目前的局面,将采用外部融资、员工股权激励、尝试社会化营销等多种手段,期望重新打造一个魅力四射的手机王国。而黄章和雷军、魅族和小米的对决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藏丁格,从八卦篇、谋略篇、对手篇、畅想篇、讨论篇五个方面来论述了这件事。 八卦篇 这原本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事情,相信作为魅族的创始人黄章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沉思和准备,这次复出一定是有备而来,也一定会有条不紊重新让魅族站起来,作为曾经在国内最接近大神乔布斯的匠人黄章和他的魅族,有这样的实力。 当四面赞歌响起,作为一个从互联网转型到传统行业的创业人员来看,黄章的这次复出却有着一种无奈和辛酸的感觉。 时间倒退至2011年,黄章以他惯用网络ID“J.Wong”在魅族互动社区上回复某网友主题:“我并不怕他,只是恶心他。曾经以天使投资人身份 利用高新区领导关系接触我套取魅族的商业秘密。从整体理念到手机如何做为何这样做,开发流程到供应商选择,生产和销售,公司状况和计划到核心人员介绍和接 触及财务报表...在他一次次的诚意和领导好心敦促下我完全被进了圈套。所以请不要在此谈论他们,还我清静。拜托” 一番言论发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是高中未毕业从草根一步步做起来,完全淡出公众视野极有个性的魅族创始人黄章,另一个是互联网圈内打拼二十年,能力、口碑甚佳的小米董事长雷军...... 而随后魅族在市场上跟随小米走1999元的策略则完全成为营销败笔,魅族同小米PK的主打产品却一直从2999元逐步跳水到1999元,导致整个渠道价格体系紊乱,既对经销商产生信心冲击又对魅族一众铁杆粉丝造成金钱上损失,最后魅族手机在二级市场价格一直提升不起来,而小米手机却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确保小米在二级市场价格不降反升,供不应求。 我们诚然可以相信当雷军找到黄章商谈合作时,一定是个美好开始。当年黄章将几乎所有魅族论坛口碑营销、产品供应链甚至财务报表等诸多经验倾囊相授,希望能够达成一次美好联合。 而同样作为一名极客,业内资源丰富并希望通过手机硬件引导一次移动互联网革命的雷军而言,又怎么可能在手机这个营销发动机上听任另一个同样强势的黄章摆布,结果可想而知。 这就好比一家餐厅的特色菜口味极佳、生意火爆、远近闻名,而一个想开酒店的投资人过来调查学习,同餐馆的老板进行了深度交流希望投资合开酒店,但投资人在品尝了餐厅所有的特色菜品并了解做菜流程后发现,开特色餐厅并没想象得那么难,无非一个时间长短问题,而同餐厅老板合作却有着不能高调、不喜扩张、不听招呼等诸多风险。于是投资人另起炉灶,动用丰富的业内资源快速开了一家大酒店,餐厅依旧还是那个火爆餐厅,但原本慕名而来的大量食客却被价格更低、服务更好的大酒店截留,经营状况日趋平淡。 可以说,这是一场涉及战略高度的游戏,师傅教会了学生,却被学生发扬光大,导致师傅丢了饭碗,因为学生除了具备工匠精神,还具备了互联网思维。 再返回2月8日所看到的魅族黄章这次内部流出的演讲,可以看到一个个性倔强的人正发生着深刻改变,而不少业内文章,也多在叫好。如果说这次视频流出事件是一次不错的社会化营销案例,吸引了不少眼球,吹响了魅族反击的号角,但也充分证明了小米营销的成功对魅族的冲击,到了魅族不得不改变的时期。 诺基亚、摩托罗拉尚且贱卖,魅族虚弱尚能支撑乎? 谋略篇 上篇说到了魅族黄章的改变,业内叫好声一片,但我从视频中还是看到一些危机,毕竟说到工匠精神,黄章绝对当仁不让,但说到互联网思维,没有一点开放心态和娱乐精神,在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和以快为美的互联网思维中抉择,却很容易走入歧路。 视频中娓娓道来的黄章,虽然提到了包括外部融资、员工股权激励、尝试社会化营销等多种手段,但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思维方面还没有具体成型的思路。 一、首先说说外部融资的问题 魅族联合格力事件,从外界看,借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会上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同小米董事长雷军那个关于10亿元赌局的东风,是一次很成功吸引眼球的事件营销,但同格力融资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钱还是看中了格力资源? 格力是一家在中国广受尊敬的企业,作为空调产业老大一直是重资产企业之一,算得上工匠精神典范。且当年格力在终端市场同强势的国美大战,一举撤下国美所有的格力产品开始自建终端渠道,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值得尊敬、有魄力的企业。 然而在互联网企业逐步下沉到传统产业的今天,小米尚且不怕同格力打赌,再加上一个不太懂营销的魅族,弱弱相联未见得就是胜利果实。 当然如果魅族改变得足够深刻,一方面从格力联合获得资金的支持,而另外一方面同一些擅长互联网营销的企业玩玩跨界营销的游戏,也未尝不是一种机会。 最近同许多魅族煤油聊天,大部分煤油对魅族产品非常认可,且这样一群人往往都是人群中的小众,有态度、不盲从甚至可以说多为一个小圈子的意见领袖,而不似小米用户除了发烧友之外,剩下的大多是看中小米手机的高性价比的墙头草用户,一旦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推出,用户流失也是必然。 但众多煤油却为何忍痛割爱换了新的手机呢?这与终端渠道市场的价格紊乱不无关系,谁都希望自己的手机既能够别具一格又能够价格坚挺,而不希望自己的手机价格犹如自由落体一般,掉价就是掉面子,当作为众多小圈子的意见领袖的煤油逐步流失的时候,魅族的危机也将一一暴露。 魅族产品的能力不用言语,但通过外部融资的资金如何有效借力、如何打动内部员工的心、如何挽回煤油对魅族产品的信心以及如何玩转互联网营销成为本次黄章重新复出需要关注的几大难题。 二、再来说说内部员工的股权计划 这是两个小时视频中的热点话题,黄章说得很诚恳也很动听:虽然我什么都不缺,但是,为了身边的人,包括阿姨,为了全体魅族人,全体员工,公司的发展,社会的共鸣,我必须站出来,因为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不? 既然做就要把功课做足,虽然魅族直接发股权的方式会很激励人心,但依然不如拍个百八十万现金奖励、现场直接颁发股权来得直接、快捷,要知道互联网企业深邃此道绝对不会放弃这么一个热炒话题的机会,不装装土豪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互联网圈的。 待到开完会议下去落实相关股权的发放,一旦低于员工的预期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当然也许这次黄章会很大方激励一番整个团队,团队士气焕然而新也不可而知。 三、再来看看玩转营销这一块 会议中黄章提到:市场推广不再是叫卖式、仅仅在媒体上大肆覆盖正面广告还是不够。一个公司应该是自己有好的产品,结合产品来推广品牌理念,这种推广本质上是一种社交,是你的实际产品及价值观与社会大众的共鸣。 这是魅族工匠精神的延伸,我非常相信未来的魅族产品会越来越好,不容置疑。但在小米这样的互联网营销高手面前,还真的要找好合纵连横的小伙伴,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没有几个帮手,怎么能够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吆喝。 尽管黄章沉思后的归来会带给魅族很多新的气息,但目前魅族除了在硬件产品上尚有一定优势之外,在营销、资本运作、软硬件产业链整合的各位环节都无法同资源强大的小米比拼,一招鲜的独门剑对抗招招险的组合拳,胜算几率并不算太大。 当你的产品太有个性,而个性又跟不上潮流的时候,剩下的也就只有那群支持国货、拒绝从众的铁杆粉丝了。 当然,如果魅族能够低下高昂的头,真正走心的开始挽回流失的铁杆煤油的心,甚至改头换面去迎合、开发新的有个性、有影响力的独立用户,进而影响更多墙头草用户,也未尝不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试想一个场景,成为消费主流的80后同即将崛起的90后,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和与众不同,在物欲横流的这个时代,掀开了一场追求个性、拒绝从众的潮流,,普通大众依然还是小米的忠实用户,但煤油完全不care,我们只选择自己喜欢的,谁还在乎小米卖多少钱一斤? 对手篇 “我在,魅族在;魅族不在,我也不想在了。(cry)” 这是我在视频中看到的最真实的黄章,我喜欢这种真诚个性。所以当这样一个真性情的人经过深刻反思决定改变自己,重新站在广大观众视野面前,总有那么一点悲壮感觉。 互联网时代,要有点娱乐精神,要有点“擦干泪、站起来、握握手、我们还是好基友”的风采。 人人都说雷军的小米互动论坛做得好,认为小米炒作成功、饥饿营销做得成功,所以小米有了今天的成绩,我不这么认为。 小米的成功得益于雷军在业内多年积累,他做小米手机也绝不是为了一时兴趣和投机,而是因为内心中一股强大的梦想,那是一盘很大的棋局。 一、雷军的格局 首先看看雷军这些年在业内所投资的互联网企业,UC、米聊、凡客、乐淘、瓦力资费通、金山快盘、逛淘宝、YY语音等一系列移动互联网应用,且不说这些企业用户基数有多庞大,就凭借各个企业创始人的号召力就可以迅速聚集更多有能力的人。 说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果不是在08年的IT龙门阵上听到雷军演讲中所描述的UC创业人之间的故事和创业场景,激活了我的梦想,我想我也不会能够在这家全球用户数最大的手机浏览器公司从业三年,雷军具备领袖气质和号召力。 而UC浏览器最初的项目成功,就是凭借UC论坛一干铁粉的不断的建议后经过逐步改进而达成的,09年UC论坛就积累了70万粉丝,活跃用户多达几万,UC的客服部也是核心部门之一,客服工作非常细致,而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及董事长,会不了解哪些是一个企业连接用户的核心?这些事发生的时间点在08年,远在11年雷军同黄章见面之前。 还经常听到过UC管理团队何小鹏、俞永福提起,关于雷军建议UC的企业定位应从面向集团开发的B端拉回面向大众市场的C端,就真的是高屋建瓴了。 再看看YY语音、米聊之类的产品,没有点即时通讯、SNS、游戏的基因,这类产品也是玩不转的,YY的成功不言而喻,如果不是横空出世的微信,今天微信的地位就会是当年米聊的长远愿景。 凡客、乐淘作为移动电商的典范,也无一不是在打通整个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的链条,这些都是后来小米手机销量、营销迅速铺开的经验累积,只不过小米是一个更大的爆发点而已。 从雷军对移动互联网整个生态链的布局来看,11年的魅族无非是可以作为硬件发动机重要一环,但互联网企业投融资的钱多钱少往往不是最重要,投资人对项目带来的资源多少才是关键因素,所以当雷军带着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链的资源去同一个性格强势的黄章碰撞,结果自然就是现在这个局面。 二、小米的战术 魅族要向小米叫板,一定不能局限在小米手机上,而要看对手整体实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雷军总结的互联网七字决“专注、极致、口碑、快”就是一个灵活机动的战术教材。 作为外界人,我们永远无法预测小米内部想法,但是从过往战绩可以看出小米团队的战略思维、执行能力相当强悍。 1、小米的成功得益于雷军多年经营和布局,只不过他更专注的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而不是手机本身; 2、确保生态系统内的产品、营销、管理各个环节都向极致方向推进; 3、利用铁杆粉丝的口碑宣传及众多好伙伴的推荐、热捧造成连番火爆场景; 4、从前期造势宣传、产品发布、运营商集团采购、投融资等各个环节都是有条不紊、环环紧扣,组合拳快得让对手没有喘息机会; 再说一个我自己的体会,UC浏览器是整个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最早同运营商、终端厂商开展多层面合作的企业之一,发起于2008年,这在大部分互联网企业还在观望、移动互联网企业还在学习互联网企业时,迅速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在后来同腾讯QQ浏览器的终端、运营商战争中取得了先发优势,使得UC浏览器成为一只没有被企鹅吞掉而茁壮成长的松鼠,这些经验难道聪明如斯的雷军不会关注和学习? 2011年,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雷军成为北京著名移动互联网商务平台长城会董事长,这是一个聚合国内外业内精英的沟通平台,也成为雷军拓展自己影响力的良好阵地。 表面上看,这些和小米手机有半毛钱关系? 写到这里,我甚至觉得雷军连乔布斯都借上力了,小米发布会的那天,当山寨乔布斯的名号响起,为什么要叫雷布斯?因为希望人们联想到苹果的品质小米的价格,再紧跟着销量才30万台的小米手机傍上运营商集团采购,联通迅速吃进100万台,快速推高小米市值,紧跟着小米继续融资,真的是把互联网营销发挥到了极致。 三、魅族的机会 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进入传统行业,具备工匠精神传统企业如果不能够与时俱进、快速学习将有被颠覆的可能,未来的世界属于两种精神融会贯通的企业,魅族准备好了没? 单从产品层面来看,煤油们对魅族的产品还是相当认可的,对小米则不屑一顾,有着这个群众基础,未来的魅族一定还有一席之地,但自满自足于自己的强项是远远不够的。 好在2014年还是一个战火纷争的年代,BAT三大巨头在打移动互联网基础应用的大仗,小米、360这样的后起之秀也远没有独步江湖的能力,魅族可以拉拢和联合的小伙伴还是挺多的,取长补短、合众抗敌的机会还是挺多的,在此就不一一描述。 畅想篇 不久后的某天,我们可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广告:在街边,一群男男女女闹闹哄哄的在限购抢购手机 ,背景一片橙色,热闹非凡,此时一个年轻人,拿着魅族,从人群边上淡定的走过,往人群看了一眼继续前行,然后屏幕上出现“魅族,拒绝从众!”六个字。 ——该创意来自于众智众筹项目发起人阿虎烧烤 从决定企业转型那刻开始,作为一个从互联网转行传统行业的手艺人,无时不刻都在关注的业内动向,毕竟连具备工匠精神的黄章尚且深刻反思,其他的传统手艺人更要看清未来发展的趋势了,速速觉醒,厚积薄发,也谈谈自己对魅族崛起的一点畅想,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加强自我推销 无论是品牌广告还是口碑营销,最终结果都是通过曝光率增加在用户心目中的印象,当产品同这个曝光印象重合时,就是实际销售达成的好时机。 过去的魅族一直是个低调的王国,闷声发大财,但一群在传统行业毫无根基的人进入新行业,一定会断你财路、并扩大宣传,在你的世界里面翻江倒海,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所以现在的魅族不能再满足于当年的论坛火爆、口碑营销了,而应该将这种优质经验迅速复制到火热的互联网营销的各个环节。 前段时间微博火爆,那么就应该针对微博加大投入和推广,同微博上面的大V和大号交换经验或收编,广泛传播,建立自己的宣传矩阵; 现在微信火爆,就应该针对私人号、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这样的产品多积累经验,从公司高层到员工到煤油从上而下,寻找到玩得转的人才,促进传播; 未来微视频可能是草根传播的趋势,就应该迅速布局,从草根培养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利用魅族在煤油圈中的口碑影响力快速辐射; 当然目前主流的互联网BAT三大宣传渠道,也应该尝试研究和推广,在百度贴吧、淘宝手机专栏、QQ的一些数码群中去挖掘自己的目标用户,有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也不是没有可能,魅族论坛只应该作为所有曝光的发起地,而二次、三次传播则要借助粉丝和媒体的力量,反正曝光率是已经扩散出去了,产品质量只要能够跟上,一定会有所斩获。 二、玩转跨界营销 不要局限于在资金或者硬件资源上面的整合,魅族在产品和产业链上实际已经做得相当好了,但如果能够找到在营销推广、资本运作上面的好伙伴,则能够事半功倍。 黄章是一个真诚而强势的人,如果反思后能够低下高傲的头,寻找到对手的对手,那就能够形成一个庞大联盟,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也说不定。 前几天跑否的马佳佳还在描绘未来的房地产行业,说年轻人可以不用买房,且不论言论和结果是否成立,但至少很明确得标明了具备逼格的90后时代即将到来,她们有着自己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也有着对外界的敏锐观察,这将是未来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 尽早找到未来的意见领袖,告别煤油技术宅的气息,打造一个焕然而新的魅族魅力,和未来的主流趋势们交上朋友,做一个高性价比有逼格的手机也未尝不可。 微信上有影响的人和组织比比皆是,K友汇、逻辑思维、众智众筹等一箩筐的互联网思维组织正不断加强同传统企业的合作,前提是好玩、刺激、有共识,不要动不动就拍桌子干瞪眼就好。 有时候,钱真是不是最重要的,心情很重要。 三、挖掘煤油达人 也许是受到魅族视频的启发,众智众筹的微信群内突然引起了广泛讨论,但从所有论点可以看出,煤油们还是真心很热爱这个产品,虽然都不太喜欢黄章本人的个性(后续将附上讨论纪要)。 所以黄章归来,一手抓产品,一手抓营销,还得用嘴巴死死咬住员工和煤油的心,通过打造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煤油案例,将粉丝们从老的魅族印象引导到一个全新的魅族印象,将一定能够重新占据一席之地,而不是目前日趋萎缩的市场趋势。 用众智众会微信群友的一句话说:可以预见的未来,魅族低下高傲的头颅,从内而外从上到下颠覆变革,把缺的功课补齐补好,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跟上节奏,将来估计还是会有一席之地的,祝好! 讨论篇 问题1:铁粉买魅族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原因, 魅族是小米没成街机的地位,归属感。 问题2:小米营销做得好不用说了,如果魅族和小米一个价格?你选哪个?为什们? 我个人觉得小米的最开始,从基础屌丝入手;基础屌丝影响大众屌丝,再影响大众;但魅族的用户男性多吧?魅族质量估计会好些。 问题3:我的意思是我一直用HTC和苹果,但看到小米的价格和配置,我动心了,但魅族没有让我动心,为什么铁粉还是喜欢魅族呢?因为品牌?因为使用习惯?还是喜欢黄章的个性? 大部分铁粉都是习惯问题,比如motoluola;一种家庭习惯,我家ipad有1,2,3,还有Mini的ipad,像我这种习惯的人也是有一些的;而小米是完全用罗胖讲的互联网思维运作公司的,魅族至少现在还是传统企业; 问题4:魅族也不便宜啊,为什么铁粉还是喜欢魅族呢?因为品牌?因为使用习惯?还是喜欢黄章的个性? 朋友推荐,我周边朋友买小米,主要还是受朋友影响;理论上,苹果三星大部分也不会是魅族的用户;而黄章性格一般,太张扬,小米2,性价比还可以,主要是为了社交,微信微博,除了苹果,其他机型我都有,不过黄章对产品的偏执值得学习。我对性价比不高的都没有兴趣。 问题5:为什么小米的用户那么多? 小米用户参与感高,用过小米一,觉得性价比真的很高,虽然不喜欢他饥饿营销;苹果的脑残粉最多,小米最多是第二,不一定小米就是脑残粉,同样价格还是选择小米,脑残的人多了,你就是写个影评还一堆人骂呢,所以脑残和产品没关系,脑残多只能说明用的人多,商家不就是为了销售么。 问题6:为什么铁粉不再使用魅族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用魅族给人一种不盲从的感觉?但经常价格跳水,觉得卖了没面子自己好像是煞笔一样,魅族走的屌丝中的战斗机的范儿,而小米直接屌丝范儿,不知道形容得对不对? 问题7:什么情况下才会继续重新成为魅族用户?  只要价格坚挺我就买入,现在最怕买入就跌价,掉价就是掉身价。而米3的价格让你对他的产品有问题觉得都是应该的。 问题8:黄章和雷军之争? J.Wong:我并不怕他,只是恶心他。曾经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利用高新区领导关系接触我套取魅族的商业秘密。从整体理念到手机如何做为何这样做,开发流程到供应商选择,生产和销售,公司状况和计划到核心人员介绍和接触及财务报表...在他一次次的诚意和领导好心敦促下我完全被进了圈套。所以请不要在此谈论他们,还我清静。拜托 小米和魅族发展到今天差距这么大,和老板的格局关系很大;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酒香最怕巷子深。雷军借同魅族投资和合作介入魅族产业链,最后发现不过如此所以自己整合了手机产业链条,个人认为雷军应该没有窃取,这个跟人的战略高度有关,但黄章认为雷军把什么都学去了,雷军认为这些经验没什么,无非是时间问题,雷军业内资源太丰富。 问题9:小米营销的强处 小米有办法让你爱上他,这才是人家的厉害之处,小米强在营销,产品一般但性价比高,又是预售式,没有库存压力,雷军把互联网营销发挥到了极致,连乔布斯都借上了,为什么要叫雷布斯?因为希望人们联系苹果的质量小米的价格,真的很强的营销团队;紧跟着上运营商捆绑,联通一下子就吃货100万台,推高市值继续融资,羊群效应;小米为什么这么成功和雷军的雷军系投资产生的组合拳力量有很大关系; 问题10:放弃魅族的原因 因为魅族掉价,渠道控货价格走量返利导致压低甩手,二手市场魅族只能在1400左右,小米却能逆流直上,高于官方价格 问题11:喜欢魅族的原因 本人从事手机行业多年,以后大家有手机相关的问题可以和我交流探讨,我的员工很多都是魅族,黄章一定要做一些东西让人家服从他,这是魅族的高傲的地方。魅族那flyme做得好,那是它创造的亮点。 问题12:魅族的死忠呢?技术宅? 魅族的死忠有一批是不怎么上网的前山寨机用户。硬件控,技术宅居多,魅族不走互联网,没有互动,没有传播。不过闭门造车有这样的成就,我相当佩服。 魅族机会不听用户意见的,就是我造出来的东西你就这样,喜不喜欢是你的事情,无爱请滚开。而小米的死忠来自互联网,都很容易帮小米传播。 问题13:魅族的营销策略 魅族是开始什么都是自己控制,这样节奏就会很慢。魅族已经有了死忠。它的问题是如何分大蛋糕。没有准确的市场研究。盲目出招,很容易丢了死忠,也拿不到小白用户。魅族在硬件用户体验方面的经验远超小米。 但当你的系统不再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绝对领先的优势,当你的配置标注的数据已经不再绝对出类拔萃,当你的价格开始奔向3000,当你的缺点还是那么明显的时候,所有的优点都会被忽略。购买你产品的人,也许只剩下和我一样的人了。 几个魅族粉丝的结论: 1、魅族太有个性,而个性又跟不上潮流 2、为什么不用魅族不在得到拥戴?高层领导急功近利的和运营商开始全面合作,跟随了九年的350多自有渠道开始讨厌那个香港ceo;用户层面:本来很好的价格体系被打乱,走跟随小米路线走1999路线,使得一大批首发2399购买者觉得没面子上当了,产生逆反心里,倒戈,平时也不怎么和媒体打交道发车马费 3、可以预见的未来,魅族低下高傲的头颅,从内而外从上到下颠覆变革,把缺的功课补齐补好,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跟上节奏,将来估计还是会有一席之地的。 4、我喜欢魅族是因为我用魅族体验真的很好,大家都说苹果的体验好,我没有用过任何一个苹果的产品,完全因为我的屌丝心里我绝对不用苹果,我不喜欢高价格低性能的东西,在苹果的价位上完全应该追求的是更高的用户体验,简单的总结苹果就是买苹果不值得,在我的公司招聘有一条潜规则:小米和苹果莫入。我不喜欢小米是因为真的给国产手机丢了人,我不喜欢弄虚作假,吹嘘的真的上能拍月球下能拍细胞了,一天不重启十几次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用的是小米。我喜欢黄章,因为他对产品的执着,做出的东西有进步对下一代魅族产品有期待,但是确实因为教育程度的问题,某些言论个人并不认同。不过喜欢那句:无爱请滚开。雷军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也非常喜欢,喜欢雷军和不喜欢小米没有任何关系。 5、要成为某个产品的脑残不容易:走得出其产品就不算脑残,现在做产品都是整个生态的建设,铁人三项 6、我也说两句(有点凌乱)昨晚睡得早。魅族是硬件起家,销售走的传统渠道。不打广告不上网。有点山寨精品的心态。整个公司更青睐硬件的细节。软件体验虽然也花心思,但太个性。用过其它android的觉得很别扭。觉得自己是个傻子,老犯错。 小米在手机之前系统是老外都会装来玩的。人机界面上积累大量的经验。米UI的积累看起来很软,实际上很难抄袭。米UI是瞄着苹果的。并且,用别的手机,转用米,没什么大的学习成本。小米的硬件体验是瞄着三星。三星塑料感很强。一样卖得好!小米就不用瞄苹果。 小米其实学了很多人的长处。它是瞄着主流市场去的。死忠只是小白鼠! 目标不一样,结果就不同。营销手段还是次要的。 我以前一直用android鄙视iOS。但用上就不可收拾。好用就是好用!iOS的应用就是舒服、丰富。硬件手感就是好。还有一点,万一摔了几乎没事。这一点苹果从来不提。但用过都知道。 7、我的知乎回答:黄章 2014 年魅族内部演讲有哪些槽点和亮点? #除了李楠兄,旁边那位是魅族研发的总监杨颜,JW的好基友#尼玛,最开始憋着烟瘾讲话感觉像毒瘾犯了,后来直接坐下来根香烟,然后就开始侃侃而谈,那节奏只有…… 来源:i黑马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二维码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零售的解决方案不仅在在一台电脑上解决,可以从线上到线下,为消费者贯通线上线下的购物体验。人人都爱O2O,可做得好的O2O案例却并不多。要解决利益分配、支付、服务等各个环节问题,难上加难。i黑马为您细数了9个较经典的020解决案例。 银泰网 关键词:解决支付问题 移动支付环节在未来是不能取代的。第一,汇率会非常低,第二,支付宝的支付环节是有会员信息交互,第三,方便性加强。、银泰网双11期间在线下购物不用依靠现金及信用,可以采用支付宝的声波支付。收银台将订单转化为支付宝订单(二维码、声波),接着用户启用支付(二维码扫码、声波支付支持离线支付),再来系统确认用户身份,获取用户优惠信息,最后支付扫码,关注微淘账号。 屈臣氏 关键词:会员打通 对消费者线上领卡,在线下享受服务。线下会员,在线上享受服务,会员享受线上线下一体的权益。通过这样建立会员数据的共享和营销,精准会员的营销与送达,基于个性化的会员服务体系。 优衣库 关键词:线下门店提货 优衣库店庆3天,希望能够为店面增加人气。有一个限制是必须要去门店自提,选择这个产品的人,必须选择地址,正好要逛街,本来想提货就走,但是增加了关联活动,当天做活动,客单价会更高,线上购买 门店自提 密码提货 确认收货 额外权益 优惠券客流量增加了23%,转化率提升了2% GXG 星期六 关键词:智能备货 每一款要准备多少颜色多少个码,之前都是靠经验,现在依靠平台形成的会员数据。把线上线下的库存打通,基于淘宝、天猫、高德等数据,与店铺的系统连通起来。判断一个地区顾客的颜色偏好、尺寸大小。形成线下提货商品的电子化,库存的的一体化。目前,GXG和星期六这方面的O2O尝试都在进行中。 鄂尔多斯 关键词:解决利益冲突 鄂尔多斯禁止所有的经销商、代理商上线。打通货品和商品:电商没有货,货都是线下的;打通营销利益:电商不卖货,卖的都是线下的;打通物流和仓储:电商不发货,发货的都是线下的。通过系统重建,电商接到订单之后,由系统处理,由距离最近的门店发货,电商部门只做接单和服务工作。电子商务部门,不仅是销售渠道,更加不是与线下销售会打架的渠道,而是成为企业与品牌的大脑,全面打通营销、会员、货品以及物流等,电商部门成为企业的战略部门。 甘其食 关键词:体验性消费 甘其食在杭州的300多个店面放到了地图上,消费者可以很快地在地图上找到甘其食的店面,同时在最近店面可以送货上门。020本来就不冲突,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情景,020的核心不在可以在创新,传统行业的电子化会更劲爆。 别克汽车 关键词:打通销售与服务链条 最近的米其林服务店,在线上购买线下享受服务,一些类目具有天然的020属性,比如汽车、家居行业等。销售渠道和服务渠道的一体化,线上线下打通,线上购买线下享受服务。天猫别克新车首发,线上购买线下提货,一口价总计销售700多台。 宝岛眼镜 关键词:商业闭环的形成 线上与线下具有天然的优势与劣势,020的核心在于打通,在于可以与消费者在实际业务情境中互动。宝岛眼镜通过3000多店面的打通,线上购买客户获得电子证券,可以去宝岛店面享受配镜服务。所有的线下的购买的配镜,可以在通过咨询和服务。线上客户往线下引流:客户通过LBS找到店铺,线上会员到达;线上客户线下服务:线上客户到达门店,享受服务;线上付款线下提货:打通物流与仓储信息;线下客户,线上会员:线下客户扫码,可以加入线上会员。 作者:中国时尚品牌网 | 编辑:kongmingming | 责编:孔明明
如果我们把创新分为革命性和渐进性两种,以下我们选择的十个电商商业模式案例基本上可以归为渐进性创新,他们对行业内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良,改良的方向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1、细分再细分市场;2、改善用户体验;3、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特性(即时、碎片化、LBS等);4、本地化平台化。 这些关键点看上去都不新鲜,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的报道只是阶段性的,这些勇敢的模式探索者一直在摸索前进,等待他们的可能是光明大道,也可能是悬崖峭壁。   爱样品:免费体验营销的落地模式创始人:马向东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陆嘉宁 爱样品网,是一家为消费者提供样品免费线下领取的网站。通过网站搭建的平台,线下商家每月缴纳5000元入驻,通过自主发布免费样品进行营销。而用户只需通过手机认证后,便可进入线下门店领取或体验。 创始人马向东将爱样品定义为一个体验营销平台:通过爱样品网为线下实体店带去消费者,品牌商不但能通过爱样品的开放后台实实在在地获取用户的账号、性别、手机号码等精确信息,还能对实地来取货的消费者完成进一步的促销和导购。 与导购网站纯线上逻辑不同的是,爱样品做的是提供落地服务,通过形成从线上到线下的闭环,向上游说服商家,从下游给予消费者眼见为实的质量保证。   快书包:一小时配送的破解模式创始人:徐智明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陆嘉宁 快书包,顾名思义,最大的特点在于快捷,不仅向顾客承诺一小时送达服务,还免运费,这恰恰适合办公室商圈白领的需求。 跟已经成为先烈的Kozmo和E国一小时相比,快书包有其创新之处:在产品上,坚持选择畅销书;在目标客户上,锁定有良好网购基础的白领细分人群,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成本结构过重和毛利率过低。 创始人徐智明的破解办法是:1、适当程度扩大产品品种;2、快速扩张,扩大规模;3、增加分仓数提升效率。随着人员和城市数量的急剧扩大,运营管理和本地化将是考验快书包的关键。 尽管存在种种困扰,并不意味着快书包无胜算可言。而快书包在微博上持续的话题性以及相当高的用户忠诚度,证明了“一小时配送”仍然存在广大的市场。   青芒果:“纯在线+半预付”的OTA电商模式CEO:高戈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祁钰 国内酒店在线预订市场就像一个两层蛋糕。上层以商务酒店、星级酒店为主要构造,形状日趋规整,正逐渐被OTA巨头瓜分蚕食。而下层市场仍生涩松散,其间中小酒店星罗棋布,呈现高度原子化,导致在线预订服务难以标准化。 青芒果正是要在这蛮荒之地寻找生路,将触角伸向传统OTA一直忽视的中小酒店市场。青芒果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排列组合,将酒店细分为4大类、9小类。与传统OTA“电话预订、前台面付”的模式不同,青芒果开始尝试“纯在线+半预付”模式。 取消电话预订使得他们比携程模式节省1/3的成本。又因为预付模式,青芒果能从酒店拿到更好的价格,与酒店之间不用结算,又节省1/3的成本,因此在向酒店收取服务费时有更大的弹性,也能提供更多的让利给消费者。 青芒果颠覆了传统OTA的电话预约模式,突出网络预订的体验优势,预付模式的实现标志着它成为行业内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电商网站。 MFashion: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导购模式创始人:肖宇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徐伟 与一般聚合电子杂志APP不同的是,Mfashion会将每张图片打上标签,包括风格、色系、品牌等等,这为用户的分类检索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令导购成为一种可能。 MFashion为消费者提供LBS导航,让消费者通过地理位置获得邻近的奢侈品店铺信息,进而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这些店内产品的信息。例如,在微信上,你可以点击“+”菜单,选择位置图标按钮定位和发送当前地理位置,即可获得按距离远近进行排列的品牌专卖店信息。 MFashion规避了奢侈品电商最难的两个环节:品牌和渠道,以满足消费者的阅读需求为切入点,拉近消费者与品牌的距离,以轻制胜。  时间戳:电商维权利器创始人:张昌利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周麟 简单来说,时间戳是一种电子凭证,用来证明某个电子文件的申请时间以及确保其内容的完整性。可信时间戳非常适宜电子商务产品的维权:维权速度快、费用低。对于使用者来说,只需要上传自己想要确定归属和时间的文件,即刻就可获得相应的时间戳文件。 例如,深圳市基本生活用品公司是一家主打创意生活用品的电商公司,在使用时间戳进行文件备份后,基本生活把盗用其图片的企业一一告上法庭,有力证据就是可信时间戳,九个案件全部胜诉。 目前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是国内唯一提供可信时间戳服务的公司。每一份时间戳文件,联合信任收取的费用是10元。 由于市场普及度不够,无论是电商企业还是消费者,对可信时间戳的认识都太少,利用时间戳维权,这条路还很长。   inxx:聚合用户的圈子营销模式中国区运营经理:吴伟强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顾佩 inxx是一家国际高街潮流品牌集合店,B2C官网于去年12月初上线,12月底在上海大悦城开出了第一家线下体验店。店内的每一款商品都附带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在手机上看到模特的试穿效果以及搭配建议。下单、付款、自提或配送,客户都可以任意选择在线上或者店内完成。 此外,店内还提供自制的酒水饮料、打碟娱乐等服务,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潮人们喜欢的空间,甚至是一个聚会的场所。 在移动端,inxx正在研发一款时尚行业社交app,一个依托明星、红人、设计师、艺术家、时装编辑、时尚潮人的特殊偏爱而设计的垂直社区。 无论是开线下店,还是做社交app,inxx真正想做的是通过人、场所、社交工具等方式与目标客户建立有粘性的朋友关系,实现精准营销。   GLOOSYBOX:按月订购的微调模式中国区负责人:洪铭坤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周麟 美妆类按月订购模式最早在美国市场喷涌,2011年3月,Glossybox在德国成立,中国区公司在2011年10月开始筹备,当年12月发出了第一批盒子。 Glossybox把订购周期分为三档:三月、六月、一年。三档价格不同,时间越长,优惠力度越大。根据Glossybox提供的数据,在每月12000个左右的付费用户中,VIP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普通用户,更多的Glossybox用户选择长期订购。 从某种程度来说,用户订阅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凸显按月订购的优势——在没有库存压力的情况下有节奏地运营 按月订购模式是一种很透明的模式,Glossybox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连通化妆品品牌和美妆消费者的平台与桥梁,一方面吸引喜欢尝鲜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为品牌方提供CRM数据支持。   车纷享:会员制汽车租赁模式创始人:来晓敏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余妙玉 汽车共享在国外因其能够降低汽车使用量、绿色环保而为大众所熟知。而在国内,也出现了神舟租车、一嗨租车这样的租赁公司。来自杭州的车纷享则开启了一种新模式:汽车租赁从预订到取车到还车的自助交易过程全部由用户手机端完成,顾客可以随借随走。 以杭州地区为例,车纷享和神州租车的模式不同之处在于,车纷享没有自己的门店,所谓的网点便是停车位。用户租赁汽车的方式是自助的,所以不存在需要车纷享的员工将车送到目的地的情况。 以规模看,车纷享无法与全国性的租赁公司抗衡,但船小好调头,车纷享通过研发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改善用户体验,深度切入地区汽车租赁市场。  爱回收:二手产品回收的便捷模式创始人:孙文俊 陈雪峰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陆嘉宁 爱回收,顾名思义,提倡用户将不需要的二手产品卖给爱回收网,用户获得了实惠,爱回收则设法将其变废为宝。目前在爱回收网站上,二手产品仍主要锁定在手机等数码产品上。 爱回收网除了提供快递上门取货的服务之外,将重点放到了数码产品的定价方式上。目前有两套定价机制同时支持运作,即回收商的竞价机制优先、爱回收的报价机制辅助的方式。 目前爱回收坚持的仍然是自建的物流团队上门取货,由于一些热门产品,例如苹果和三星往往涉及仿冒问题,如何建立一个专业的评估队伍就成为其中的关键。 爱回收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和专业的回收服务,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将电子产品作价处理的意识,教育市场的成本仍然较高。   e家洁:家政服务的整合模式创始人:云涛模式发现者:天下网商 俞晓燕 e家洁的创始团队上一个项目是嘟嘟打车,受市场竞争和政策影响,嘟嘟打车的发展陷入瓶颈,团队转向了家政领域。 打车和家政两项O2O应用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整合线下的人,但不同点更多:司机们都有智能手机,而阿姨们习惯于电话接活;打车是标准化的,而保洁服务缺乏标准。 e家洁从相对简单又具有广泛需求的钟点工入手,统一定价每小时20~25元,用号称“全市最低”的价格吸引客户,零提成聚拢阿姨。 如果说e家洁在上线之初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阿姨快速集聚起来,那么随着规模的扩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又成为更迫切的问题。 App只是一个工具,e家洁做家政O2O的关键不是线上产品,而是线下服务,如何提供优质标准化的家政服务才是后续发展的关键。   来源:i天下网商
“加我的微信吧!”这款由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软件,由于其提供了朋友圈、消息推送、公众平台、微支付等功能而受到热捧。不少政府单位也像公众一样,不断“发现”微信功能,拓展信息公开和服务群众渠道。记者看到,成都高新区已于近日把部分政务大厅职能“搬”上了微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大厅”。        “以群众利益为根本、以群众参与为主体、以群众评判为标准”,2月20日,记者获悉,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都高新区以提升服务能力为切入点之一,把企业、群众关注最多的政务信息和服务事项从政务大厅“搬”上当下流行的微信平台,实现了从基于PC的“网”上政务大厅到以手机为主的“掌”上政务大厅的转变。微信成为其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据记者亲身“体验”,“成都高新”微信在一般“订阅号”具有的“信息公开”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互动功能和服务功能。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关键词查询到与企业、公众息息相关的政策和信息,还能实现政务大厅预约排号、办事查询、网上留言、即时咨询等功能。微信事实上成为方便用户在手机上访问的成都高新区“微网站”。            信息和服务一手“掌”握          小张是成都高新区一家创业公司的行政负责人。春节后公司扩大业务规模,从外地引进了一批人才,小张要为他们办理相关手续。为了节约时间,少跑“冤枉路”,小张打算先了解相关办事流程和注意事项。他掏出手机,打开微信中的“成都高新”订阅号,在对话框里输入“档案”二字,立即得到了回复。          回复内容列出了“如何办理人事档案转入”“如何办理异地人才引进档案审查”等内容——这些正是小张关心的信息。点击每条内容,就能看到对这些问题的详细解答,办事流程、地点、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均一一列举,一目了然。          事实上,在“成都高新”微信的数据库里,列出了类似这样的700多个标准化问题。这些问题被集成“企业服务”“公众服务”两个主栏目,在微信首页界面呈现。点击这两个栏目,前者列出了优惠政策、工商、社保、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等子栏目,后者列出了社保、人事、劳动就业、社会事务、户籍政策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更令人关注的是,“成都高新”微信已开通“预约排号”功能,目前可以提供“国税设立登记、国税变更登记”“地税设立登记、地税变更登记”、工商“企业设立并联审批、新办企业取证”、质监“组织机构代码证新办、变更、换证、年检、遗失补办、废置注销、迁入、迁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分户、二手房)”预约服务。用户在微信上预约成功后,按预约时间段到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领取预约号,即可直接前往相应窗口办事。          记者发现,通过打造“成都高新”微信平台,成都高新区为政府信息公开开辟了新渠道。在“成都高新”微信首页,记者看到了名为“进入高新”的栏目,里面既有区域优惠政策、各部门办事指南,又集成了“成都高新”腾讯政务微博大厅和区域介绍,还提供了留言咨询、即时咨询、办件查询等功能。          从网上办事到掌上办事          “微信是一个开放性的互动平台,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4亿用户在使用。经过几个月的持续推进,我们在需求和技术之间逐步找到了解决方案。”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把部分政务大厅办事职能和基于PC的政务网站功能‘搬’到了微信平台上,通过打造‘指尖上的政务大厅’,适应群众‘掌上办事’的需要,也为微信时代政府服务的改进作出了新探索。”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紧贴公众需求,在电子政务、服务民生方面实施了多项有效创新。以社保服务为例,2013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大力推行社保网上经办服务,全面优化“企业申办—网上申报—后台审核—跟踪服务”社保网上经办流程,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截至2013年底,成都高新区共开通社保网上经办企业3158户,网上经办业务量累计达285万件,居区(市)县第一。          “目前,网上经办服务已为众多企业和群众所熟悉,但移动政务服务的使用量仍然较低,这主要和移动政务平台的功能开发参差不齐、用户知晓度不高,以及用户使用习惯仍未形成有关,但移动政务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继续探索实践移动政务的创新途径,打造“指尖上的政务大厅”,为企业和群众带来更贴心的服务。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政务微信与成都高新区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大厅、962000政务服务呼叫中心、移动政务大厅统一后台数据源,通过“同一个后台,同一组数据,一次性维护”的方式,实现“数据共源、无缝对接”。目前,“成都高新”公众微信、移动政务大厅共用后台资源,为用户提供了518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7000多项要素及各类知识条目1800余条,囊括了政务服务的方方面面,成为服务对象可以随时查阅的“移动知识库”。 来源:成都高新
2014年2月19日,特斯拉公布2013年Q4及2013年全年财务业绩。根据财报,公司该季营收6.15亿美元,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43%;净亏损1626万美元,同比及环比亏损均大幅下降;2013年全年营收20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净亏损7400万美元,相比2012年亏损额下降80%。看起来,特斯拉这个季度的业绩还算可以。 然而,特斯拉营收增长的背后却是营销费用的增长。特斯拉的营销费用近几个季度持续增长。 特斯拉的营销费用近8个季度环比持续增长,销售费用率已由年初8%上升至本季度的17%。对于营销费用的增长,特斯拉的解释是获得客户的营销成本提高。这也难怪,特斯拉电动汽车售价不菲,针对的并非大众客户,而是中高端客户。随着特斯拉销量的增长,拓展客户提升销量是特斯拉主要面临的问题。 在2013年,特斯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销量。一就是采用租赁式销售。2013年4月,特斯拉与某个金融机构合作搞了个促销项目。基于该项目,购买特斯拉Model S的用户有权在三年内将车再卖回给特斯拉。在2013年大半年的时间,这种方式就给特斯拉带来近5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样分期付款的方式大力刺激特斯拉的销售同时,也给特斯拉未来带来巨大的退货风险及存货积压。事实上在2013年第四季度,这种租赁式营销带来的销售额相比上季度已呈下降趋势,其未来带动特斯拉销售额的增长动力有限。 特斯拉采用的另一种提升销量的方式就是扩展海外市场。在进军欧洲市场的同时,特斯拉已把远在亚洲的中国作为重要的市场。要知道,中国的电动车市场还不成熟,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还将面临充电、售后的问题。至少目前,特斯拉还没有搞定国家电网来解决特斯拉电动车的充电问题。而特斯拉在这些问题还没有搞定的情况下,就急于高调冲击中国市场,也显示出其对用户获取的焦虑。 特斯拉在海外扩张的同时,也会带来物流成本的上升,带来特斯拉的成本费用上升。当然,海外扩张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交付时间的推迟。目前特斯拉的工厂在美国,而交付欧洲或亚洲,一般通过海运及通关手续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而交付到美国国内则仅需几天的时间。一般收入确认与交付完成相关,而不是生产的完成。因此交付欧洲与亚洲也使导致特斯拉的收入确认周期延长。 除此以外,特斯拉还乐衷于自建零售店来提升销量。特斯拉在全球已开设近40家零售店。零售店除了有销售的性质,更多的是展示中心的作用,也是一种宣传与推广。而这近40家零售店每年的运营费用亦是不菲。而如果一旦特斯拉的销量下滑,这些展示中心的运营费用则将是特斯拉的巨大负担。 特斯拉通过租赁式销售、扩展海外市场及自建零售店等营销方式最大限度的刺激销售,但毕竟特斯拉针对的中高端客户群体是中高端客户,其受众有限。尽管特斯拉的剌激性营销手段还会继续,但是这种刺激获取的用户越来越有限,而反过来也就意味着单位获得用户的营销成本将持续上升。这不禁让人想起了groupon,这家团购鼻祖,就受累于长期居高不下的用户获取成本。 当然,在特斯拉营收增长的背后,还将面临产能分配的问题,供应商供货问题,售后问题等等,而获取单位用户营销成本的持续上升,也将是特斯拉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来源:钛媒体
来源:36kr 2011 年红杉资本 (Sequoia Capital) 给 WhatsApp 投资的公开数据是 800 万美金,但据Re/code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其实红杉一共领投了 WhatsApp 的三轮融资,总计的投资额超过 6000 万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是 WhatsApp 2013 年 C 轮融资时的 5000 万美元。如今后者以 190 亿美元天价卖给了 Facebook,回报不须多说,看投资方红杉资本拿四个数字讲述 WhatsApp 的故事:450、32、1、和 0。 450m WhatsApp 拥有 4.5 亿的活跃用户,而且比其它任何一家公司达到这个 Level 用的时间都要短。就在 9 个月前,WhatsApp 对外公司的活跃用户量还是 2 亿,不过已经超过 Twitter 了。难以至信的是,WhatsApp 的日活跃用户(针对那些仅是每月登录的用户而言)已经攀升至了 72%。整个行业的标准水平也不过 10%-20% 之间,仅有少数公司达到了 50%。 WhatsApp 是过去 150 年中驿马快信、电报、航空信直至电话、电子邮件链条上的一环,是当下个人通讯的代表。 32 即便按照世界上最为牛 B 的科技公司的标准,WhatsApp 也很精益。仅有 32 名工程师,相当于 1 名开发者支持 1400 万用户,这惊人的比例业界从未听闻。这个传奇般的团队搭建的服务稳定、低延迟,每天利用 Erlang 这种编程语言跨跃 7 个平台处理 500 亿条消息,且保持 99.9% 的正常运行时间。 1 Jan Koum 一直把 Brian Acton(两位创始人)给它的一张便利贴(题图)在桌子旁,上面写着,“No Ads! No Games! No Gimmicks!”。以此提示自己专注于营造一种纯粹的 Messaging 体验。 这个原则在 WhatsApp 不寻常的经营方法上可以看到。免费一年后,该服务定价 1 美元 / 年——没有额外通讯费。 Facebook 向 Jan 和 Brian 保证 WhatsApp 将继续无广告,不会伤害 WhatsApp 的原则。Jan 作为 Facebook 董事会的新成员,将继续捍卫 WhatsApp 用户的权利。 0 WhatsApp 至今在营销上未花一分钱。不像其它竞争对手,它在获取用户上也是零成本,该公司甚至没有雇佣一个 PR。不过它的确与用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纽带。
 一、移动电商   趋势简介:   截至2013年11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04亿,其中手机网民达4.64亿,手机已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2013年也是移动互联网突进狂飙的一年,绝大多数的传统互联网业务都提供了移动端的服务,购物支付、看电影、订票、订餐、订酒店……PC互联网用户消费习惯日益移动化,移动电商的疯狂崛起已成为必然。   评语:   2014年,移动电商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最大趋势。传统互联网企业、PC端电商企业纷纷加紧移动互联网布局,微信电商已经初具移动电商平台的雏形,而移动购物、移动支付也有可能再不久,逐渐代替PC端的操作成为网购的主流购物场景。虽然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器官,但电商如何借助移动互联网,还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探索。也正是因为摸索,下一弯道超车的机会,必将在移动电商中诞生   二、电商金融   趋势简介:   从今年6月13日上线到11月14日,在阿里推出余额宝不到半年时间,其销售额已过1000亿,用户数量超过3000万。这让原本默默无名的天弘基金瞬间跻身国内基金业翘楚。在震撼电商圈的同时,也再次震撼了金融圈。也就在这之前,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巨头相继推出了供应链金融贷款服务,各大银行纷纷上线电商平台并针对性地推出各种电商理财产品,传统保险理财投资等公司更是纷纷试水电商,电商金融已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评语:   2013年可谓为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电商金融依旧是大势所趋。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玩家,更多的模式,14年电商金融势必成为投资人关注的最热点。为了保住自己在电商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阿里金融势必会加快步骤,尽快缔造其“平台+金融+数据”的线上商业帝国,而阿里的跟随者们,也不约而同的把金融布局提升到战略级高度。2014,关于这次“钱”的暗战,我们拭目以待。   三、移动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之一   趋势简介:   移动支付在过去几年中摸索前进,从手机支付宝购物,到水电、宽带交易费,一些日常的交易都逐渐能够轻松完成。而2013年,整个移动支付正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势头。特别微信支付的推出,有可能彻底将移动支付从“非主流”推上“主流”地位。如今,各大电商平台都通过微信接入,支持移动支付,地铁里更是出现了移动支付购买的机器设备,软硬件基本能够实现需求。   评语:   对于电商来说,移动支付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移动支付的意义不仅对大电商格局的影响,更有可能对中小型电商产生巨大影响。当下已经出现了很多单纯依靠移动支付如微信平台等,便可单月盈利几万十几万的个人卖家。而2014年,随着4G时代的全面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持续普及,移动支付的大浪正在走来。   四、O2O   趋势简介:   从绫致的O2O构想,到天猫家具O2O兵败双11,从苏宁的第一个O2O购物节,到京东的2014O2O战略,无论是电商品牌商,还是电商平台,都在围绕O2O展开布局。2013年也是O2O突飞猛进的一年,随着移动支付的完善,线上和线下的打通,O2O将会开拓出一个更加巨大的消费市场。   评语:   在O2O之前,电商的流量入口其实很窄,但2013年,随着微信等移动工具的爆发,我们突然发现电商又有了另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整个购物的应用场景也发生了变化,突然间我们觉得家居可做、汽车可做、甚至小区送水都可做。2014,随着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将为O2O模式提供一个更可靠的支付闭环。可以预见,2014,O2O将全面爆发!   五、大数据   趋势简介:   2013年,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大数据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电商投放广告、物流调度运力、证监会抓老鼠仓、民航节约成本、农民破解猪周期、制片人拍电影……看似毫不相关的事儿,背后都有大数据的身影。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不仅能让更多的事情效率更高,更有可能让更多的事物进行连接,产生“智慧”。   评语:   “大数据”可谓是互联网年度最热门的词之一。但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千人千语。对于电商行业来说,数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围绕着大数据,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挖掘和分析已经成为未来电商平台企业的制胜关键和利润焦点。而对于大多数品牌电商来说,如何借助大数据的应用,更好的融入到商业分析中才是真正的重点。   六、多平台运营   趋势简介:   当阿里通过透支创造双十一350亿时,当淘宝流量变得越来越贵时,当越来越多的中小卖家再次离开阿里时,当京东POP,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开始兴起时,多平台运营已基本成为2014的电商最大趋势之一。   评语:   2013年,当品牌商们猛然发现自己一直在“打工”时,把品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已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而全网渠道、多平台的组合运营,也会成为品牌商更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再“二选一”,才能成就更大的中国电商市场!   七、社会化营销   趋势简介:   流量和转化率是电商企业永恒的命题,在全网流量成本越来越贵的今天,如何通过更低成本去获取最优质新客户,已经成了电商企业的必修的课题。而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在带给我们新营销方式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低成本获取用户并与之建立关联的机会。再可预见,在流量更贵的2014,社会化营销必然成为电商的主流趋势之一。   评语:   很多人理解的社会化营销就是去培养大号,找大号转发。却很少有人通过社会化媒体,用心先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到极致。我们只能依托社会化营销去把一个好产品卖好,而不可能用社会化营销去把一个做得很烂的东西卖好。还原到本质,如何借助社会化媒体,让你和用户产生关联互动,让用户参与到你的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改u造中,让社会化媒体称为你和用户交流的桥梁,才是电商们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   八、电商服务商发展爆发   趋势简介:   淘金的没挣钱,卖水的却发财了。无论是从服务商的数量还是专业质量,2013年可谓是电商第三方服务商爆发的一年。随着这个巨大的电商服务市场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和钱,将汇聚入到电商服务市场,2014,我们期待给电商卖水的上市公司出现。   评语:   未来的发展,服务商与品牌商之间在彼此触及,由于服务商的能力越来越强,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商把服务外包出去,而服务商也有可能影响到品牌商本身的变革。作为电商生态中重要的一环,服务商的崛起对于整个电商行业发展会有更多积极的推动。而对于品牌来说,如何借助外部越来越专业的服务商来完善自己,如何在开放协作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会成为电商品牌们研究的方向之一。   九、阿里上市   趋势简介:   有“2015”阿里雅虎约定的这个关键节点,2014,阿里上市基本成为板上钉钉的重要事件。2013年,也许是阿里最想上市的一年,从年前的各种投资布局,到年中为全年业绩冲刺的各种准备,再到下半年与港交所的各种“爱恨情仇”,阿里彪悍依旧。但在老马最想风光的某时某地,某人却没有给予老马“创新”一次的机会。   评语:   与其说阿里上市是最大的趋势,不如说阿里上市这件事情会成为改变电商未来趋势的重要的节点。其影响不仅在于当下如京东等,不仅在于国外如亚马逊等,也在未来如腾讯微信等,更在于对整个中国电商格局,乃至世界电商格局的影响。错过2013的阿里,是否还能集中精力守住电商绝对霸主的地位?2014,必然成为电商格局变化的重要一年。   十、阿里一家独大被打破   趋势简介:   近50%的B2C市场份额;   近50%的B2B市场份额;   近50%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   95%的C2C市场份额;   80%的卖家不挣钱;   有一个“电商帝国”,叫做阿里。 来源:199it
2011年我买了房,2013年我忍受不了一成不变的打工生活,将首付11万的房子卖了开始创业。由于我们是个小县城,2013年初房价在2800元左右,当然现在的房价是3300左右。这都是后话.... 从我的世界里永远都是做个不平凡的人,朋友们都说我这辈子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人,若成能非富即贵不然既是乞丐不如。这话现在看来真是一点不错....... 2013年初我卖了房子,手里拿着8万元开始创业,我前期的打算——房产中介,甚至我对于它的整个战略都谋划齐全了。注明一点:房产中介在我们小县城是一个新兴的东西。很多人还是不信任的。 首先说一下我的战略吧: 第一步:一家房产中介起步,立足本地,将整个房产中介的管理、交易流程总结完毕,并成功实施; 第二步:建立本地的网上房产信息发布平台,将其建立为一家实体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房产中介; 第三步:建立一手房房产团购平台。就是模仿新浪乐居(EJU.COM); 第四步:房产中介开展连锁加盟模式 组建3位一体的,涵盖一手房、二手房、线下实体、线上发布的这样一个房产中介的新型模式。 然后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实际操作方法(以大体时间为线展开): 2013年4月1日店面装修完毕开业。当时是4名员工,底薪加提成模式,提成占到中介费(中介费收取:总房款1.5%)30%,底薪是800元,一般情况下在我们本地一个月卖一套房子每个员工大概能拿到2150元左右。 2013年4月、5月两个月一直都有跟进的单子,但是迟迟都是拿不下,我们中间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其中5月我公司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这位重量级人物是我的一个房产局的哥们。不得不承认他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热情、效率,改进了我们的工作方法。终于在2013年6月、7月前期跟进的单子开始集中爆发,我粗略的算了一下,那两个月的我的纯盈利是2.4万元,我指的是抛去员工开支,我的纯盈利。 注明一下,房产中介在5月份我已经开始涉足一手房了,而且整个流程我能摸得非常清楚,这中间包括我看了很多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方面的书加上我们需要经常踩盘了解房价走势。6月份我就接到了一个乡镇的社区开发的无产权的楼盘代理,当然我自己是没有资金操作的,我就借助关系开始寻找销售代理商,后来盘也接下来了,我每平方抽取5块钱,按照这个算法我能获得7万元收益。但是最可悲的是那个楼盘操作的一塌糊涂,主要原因不是没人买而是小产权无法办理按揭贷款,代理商算上装修,以及营销开支总共损失了大概20万左右。我现在感觉真是挺对不住人家的。 2013年8月,我的压力还并不大,因为这个时候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毕竟中介是赚钱的,自己也清楚的明白,只要好好操作中介我今年肯定能赚钱,明年就更没问题了。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2013年8月由于我性子太急,感觉这样赚钱太慢急于赚大钱,一心想做房产团购,加上前期我做的一个本地的房产信息发布平台没推广好,我就一心想做成,上半月我写房产团购网的企划书,写了2多页,每个细节战略我都认为安排的还能好。下半月就开始建站,花了1万多块钱,9月中旬,终于上线了。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按照前期营销方案开始准备做网站推广。由于我手头资金有限,网站推广的难度随之增加,经过分析我决定寻求开发商合作,本人是91年的,即没有家庭背景又没有资金,纯靠自己闯,最后弄的焦头烂额还是无济于事,这个时候我手头只有不到一万块钱了,房产中介那帮员工也开始军心涣散,我一边得稳住员工一边还得寻求出路。事已至此我还是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打了两期本地传媒和两个月的本地最有名的一个网站的首页广告花了3600块钱,做完这些之后我一边开始等待一边开始重新分析我的网线,最后得出结论,团购网站的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问题就出在定位上,原因介绍:第一小县城本身对于网络的应用度不够,第二针对与一个县城单推房产团购是必死的因为房产不是快销品,它的商品性质就注定了他不能成为大众所耳熟能详的平台,第三缺乏形式上的优势,本地房地产还没到需要整合营销渠道的节点。 于是,我决定做第三个网站,前两个分别是本地房产发布平台,本地房产团购平台,总结了以上教训我打算做本地的团购网站,我又借了两万多块钱,开始我今年的第三个项目,我打算运用本地的团购网站把我的房产团购平台托起来。 大概是2014年11月初,中介由于没资金运转已经停了,我分析那时候自己也是鬼迷心窍了,网站开始筹备建设,就是找个普通程序员做个网站这个时候我和那位程序员已经很熟了不过还是收了我4000块钱,也没多少钱了,网站上线用了接近一个月,不过有一点我是很肯定自己的网站上线开始招商我们团队6个人用了不到一个月商户数量就达到200余家。招商结束后,网站开始运作,第一个月的营业额破万,广告投入了接近两万,注: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负债了。网站团队员工还需要工资,至元旦前我总共投诉3要多块钱就单单本地团购网站这一块。我的收入我说一下,我们抽点是5%,10000*0.05,也就是说我才赚了500块钱,如果事情就这样慢慢的发展也到无所谓,慢慢的就正常了,关键是这个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出来了,本地一家门户网站,论技术不相上下,我的还做了手机客户端,主要问题是他的网站本身就是大众所熟悉的这样竞争起来我们就败了。后来这家网站老板找我说,其实这个本地的团购网站,根本无法维持一个公司的正常运转,这是实话!而且我调查了一下,网站现在的销售额大有下降趋势,我们的广告反而成了美团的广告,由于我们的支付方式麻烦不够灵活,缺乏技术支持,申请支付方式处处受限,导致支付方式“狭窄”。很多消费者和商家明白过来之后反而都转战美团。其实按照我最初的思路我是想先做本地团购再做本地网上商城的~~前功尽弃了。 创业失败总结: 1、急于贪大求成。如果我能踏踏实实的做房产中介尽管赚钱速度不是这么快但是决不至于现在的负债。 2、所做事业与自己原始资本不符。原来总以为操作个网站投资少,汇集资金速度快,其实不然,尤其是在小县城,大众对于网络的认知、认可程度远远不济,这主要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第一,有知识的青年朋友们都在大城市;第二网站推广费用远远高于多数人所想,推广的费用高的离谱而且还不能硬推。其实我想过这个问题,宣传推广的最高境界就是舆论氛围,是一种风气的制造。这是推广的核心。 3、铺的摊子太大,资金难以集中发力。当然这个主要原因也在于缺乏原始资本。 4、创新型行业创业引导为主。过程是很缓慢的,所以网站我现在就打算“养”起来。传统行业虽然虽然赚钱慢但是成功率远远高于创新型行业。想急于通过创新型行业赚快钱是不现实的。 5、网络创业试点地要选好,起步很重要,举个例子吧,如果我的网站是在一个市级城市做推广,推广方式以网络推广为主以地面宣传为辅可能就不是这么惨。所以“平台”很重要。 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能做的就是坚持稳住这个网站,只要还能留住它我就会坚持留住它,现在网站维护都是我一个人,光杆司令,仅需要晚上办公就可以。所以白天我要找份工作,重新开始寻找机会等待创业的时机谋划更好的项目。 给所有将要创业的伙伴们的几点提醒: 1、不要急于求成,稳中求进,做事情一定要顺势而为,尤其是下坡路的时候尽量不要扩大投资。商战不是不可以赌,但是要有价值的赌。 2、选择好合适的项目不要头脑发热,不要把自己放到项目里,要把自己的用户放到项目里,不要自己蒙骗了自己,有些事情理想都是丰满的,但是现实还是很骨感的。 3、少看大企业的一些发展规划,当然战略还是要学习的,不过创业者其实最该学习的东西,大佬们是真的无法教会的,这个也是教不来学不来的。其实很多黑马人物,最缺乏的就是资本,很多人也都会运作资本,但是恰恰很缺乏资本,这一点只能依靠自己。 4、屌丝、菜鸟尤其是很多像我一样缺乏原始资本又没有条件融到资的创业者不要贪图大,不要贪图自己的宏伟大志,一定要记住要从小做起,要学会稳,其实如果你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按部就班的做,你总会成功的。 5、网上看到很多大佬们追求百年企业,其实我们想一下哪有多少百年企业,红顶商人胡雪岩,当年铺的摊子那么大,堪称商业帝国,负面新闻一出不是也引起挤兑潮,倒闭了吗;当年史玉柱不也是因为流动资金导致企业问题,最后别人欠他的钱都收不上来了;摩托罗拉、诺基亚,N年前我们看着他们坚不可摧不也是逐渐淡出商业舞台了吗,企业越大风险越大。我看现在的支付宝就面临这个问题还有微信支付,这些都存在大量隐患。 6、网络是一个可以“暴富”的行业也是一个极具风险的行业——知名度高并不意味着财富多并不意味着大更不意味着安全。 7、网络终究是个媒介、服务的载体,这是他永恒的定义。由此可见,对于互联网创业永远要记住两条:第一,文字和图片是至关重要的两环;第二服务的便捷,是其成功必备的砝码。网络缺少便捷甚至比线下还要发杂就不要做网络。 以上是我2013年创业失败的全部过程以及总结。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所以我拿来和大家分享。 来源:爱黑马 作者:崔富程 | 编辑: | 责编:孔明明
美国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产业,沿着一条纯技术的方向往前发展;而在中国,互联网正向全部的行业渗透。中国的市场经济基本只有30多年历史。互联网到来的时候,这种冲击对所有人都非常大。当零售还没有学会怎么去管理进销存,还没有学好做真正销售行业,互联网进来了,电子商务的进入意味着又有全新的方式做零售了,互联网公司和零售公司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互联网这些人,第一天起就在非常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大家非常适应这种变化,没有历史包袱,自然竞争力强,对零售产业冲击非常大。今天电子商务占零售的比例在中国和美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两者渗透率已经可以等同,但电子商务的成长速度在中美相比,中国比例远超美国,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产业产生巨大冲击。互联网对任何一个行业都会产生巨大冲击。传统产业同样有机会,你不懂互联网,他不懂行业,如果你能用很好的方法下足够大的决心去做这个行业,大家起跑线一样。美国搜索引擎今天还是这样,一个链接就是传统产业的网站;但在中国,由于互联网拥抱太慢,理解也不深刻,产生了新的行当——中间页,实际上是聚合了很多传统产业的东西,再分发给每个线下商家。美国传统行业非常有竞争力,没准5年、10年之后就没有竞争力,因为它有过去的包袱。就像中国的手机行业比美国还要先进,因为美国固话非常发达,移动电话没那么快淘汰固话;但在中国固话没有特别普及的时候,移动电话就已经起来了。未来在中国每个行业都会经历类似转变,这是令人兴奋的时代。对极客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基本走到了丁字路口。美国极客指纯技术、纯工程师,在中国更多的是产品经理,知道互联网用户体验应该是什么样。今天只懂这个是不够的,不能沿着这路口往前走了,要么向左转要么向右转。向左转是接地气,了解具体行业,怎么很好的结合,具有别人不具有的知识或能力;要么向右转,在技术层面扎更深,仅仅懂得“这是好的”还不够,还要懂得怎样能够做出好的。这是两条路,未来极客某种意义上需要做转型。 技术核心与少帅计划 百度过去十几年,技术上有不错的积累。当移动互联网起来后,输入方式发生了改变,语音变得越来越重要,图像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的语音识别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都是业界领先。现在大家可能还没看到,怎么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变成杀手级应用,这些能力会使我们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大约一年前,有位国家领导人来百度访问,我说现在搜索可以理解自然语言了,还可以用声音对搜索引擎提问。这位领导人问“故宫现在人多吗?”我们虽然出现了些结果,但没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语音识别系统知道他问什么,但不能准确给出答案。最近我看到公司里面有个项目已经可以回答任何景点或者任何地方人多不多这样的问题,这是靠定位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来实现。类似的创新未来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亚马逊讲无人机送包裹,两年前百度也做了类似的东西,我们没对外说,中国的航空管制不允许这么干。这样的技术,我们如果应用到其他地方,汽车或者电动自行车,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方面有很多技术积累。当你影响力越大,用户量越大的时候,涉及的技术就越广。未来输入主要不靠键盘,而靠语音,语音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会非常非常重要。未来如果说,用意念想一想,就可以指挥PPT翻页,那这方面的技术也会变得非常重要。现在听起来觉得很新鲜,可我深切感觉到这个技术变化非常非常快,也许两三年后这个技术已司空见惯,如果不及早做好准备,就会被淘汰。对百度来说,生存之道就是技术。我们在继续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从去年年初,我说要做深度学习研究院,现在研究院已经建起来,聚集了一批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方面的世界级专家。今年我又想在深度学习研究院启动所谓的“少帅计划”。什么是“少帅计划”?我要求招最优秀的人,但有个硬性条件,必须是30岁以下。过去很多伟大发明和创新都是在人非常年轻的时候成功的。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图灵奖相当于计算机界的奥斯卡,图灵也在二十几岁,展露出非常优秀的才华和素质。每个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这个人产生思想的时候,基本都是30岁左右。我希望把这些人招来后,在百度产生颠覆性创新,而不是已经有了颠覆性创新后,花大价钱请来供着,这不是我想要的。 聚合与布局 从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看,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聚合或者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最明显的是苹果,苹果端到端什么都做,靠这种做法做成了全球公司市值第一,引得微软、谷歌也朝这方向去做。微软从硬件到服务到操作系统什么都做;谷歌也是类似战略,现在做了很多东西,服务器基本上自己做,下一步很可能芯片也自己做 。每个公司都做所有东西,这趋势如果持续下去非常不健康。我更希望看到一个水平的,大家有各自关注焦点。垂直整合也需要,但如果业界每个大公司,每个领先的公司全部都去做垂直整合,这是个很危险的趋势。我们想把基础的事情做好,平台搭好,跟其他公司做好连接。2013年我们做了大量布局,视频向移动端迁移深入,收购的爱奇艺、PPS处在业界领先地位;移动分发收购了91手机助手,自身应用分发也做得很好;还做了输入法、安全产品,过去一年用户数量都几倍甚至十几倍往上涨。百度在移动时代还是有一席之地,也不能说今天就看到胜利的曙光,只是布了该布的局,之后每一点能不能形成突破,现在真不好说。花19亿美元买了91后,华尔街反映很好,股票涨了,但这不重要。仅仅花钱不说明什么,你得能把它整合好,91单独做是这水平,进来后能把它做成更高水平,那才是好。2013年我们布了一些该布的局,但是2014年以及未来若干年更关键,我们需要证明布的这些局,能够非常坚实地执行下去并被市场认可。(根据百度CEO李彦宏在2014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演讲整理) 来源:商业价值
    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几条热点新闻,“互联网思维”和“房地产”两个词被频繁地联系在一起。首先,在地产界中有着“地产思想家”之称的“冯仑”在亚布力论坛上,高调地谈起互联网思维和马佳佳,预言房地产行业将会被互联网思维颠覆和改变。然后就是万科,最近郁亮带着万科的高层,马不停蹄地拜访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海尔、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试图寻找 “卖房子”之外的全新的商业模式。更夸张的是,万科竟然把90后创业女生泡否科技创始人马佳佳请到公司做演讲,讲述90后对房子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房子的想象。从这一连串的事件看出,面对互联网思维的汹涌大潮,这些地产大佬终于坐不住了,开始思考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房地产业了。 提起互联网思维,大家能够想到的是“用户至上”、“硬件免费”、“粉丝经济”、“体验式营销”,这些词语听起来跟房地产行业格格不入。首先说“用户至上”,在北京等大城市,房子还是稀缺品,别说用户至上了,没5年社保你甚至买的资格都没有。再说“硬件免费”,马佳佳在万科的演讲中也大谈房子“硬件免费、服务挣钱”的服务模式。房子别说是免费,就是降价也基本没不可能,谁都知道房子最大的成本是土地,成本是不可能降下来的,原因大家都懂得。如此看来,房地产几乎跟“互联网思维”是绝缘的,那又如何通过互联网思维改造房地产业呢?     对于传统的房地产行业而言,最核心的两个问题是就是土地和资金,所以传统的房地产开发的核心工作都围绕着这两者进行。对于传统的房地产企业而言,两种能力最重要,一是融资能力,一是拿地的能力。而对于产品,马马虎虎就行了,因为用户没得选择,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而对于产业链下游的用户,房地产开发商的确没放到眼里,因为跟卖房比起来,产业链下游的配套产业都挣钱太慢了,他们甚至以为赔钱的买卖。比如,房地产业下游的物业管理,很多地产公司都是在房子卖完以后交给第三方公司来干,大多数地产商都没有自己的物业公司。更别说,产业链下游的智能家居、装修、商店等下游产业了,房地产商基本都是甩给别人干了,一方面这点钱开发商看不上,另外是这些行业都比较琐碎,整合起来难度太大。     但是,这一切都将会发生改变。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虽然房地产行业上游的土地和资金两个要素依旧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产业链下游的用户的确在发生改变。特别是随着地价的逐年上涨和政府越来越严厉的宏观调控,房地产开发付出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利润也越来越低,风险却越来越大。况且房子价格越高,就越难卖,最终会走向有价无市的“滞涨”境地。新房总有一天会饱和,而服务则可以细水长流。房子虽然不可能硬件免费,但是房地产商完全可以把目光放眼产业链的下游,通过整合产业链下游的物业服务、社区商业、智能家居等产业,成为社区运营的平台,把住户变成用户,最终形成闭环的社区服务的商业模式。 这并不是痴人说梦,在房地产行业的外围产业,已经有人淘到金了。冯仑在亚布力论坛上,提到一个例子,说有个网站提出一个说法叫“互联消灭酒店”。听起来有一点不可思议,但现在这个公司在中国运营估值也20多亿了。冯仑提到的这个网站,黑马哥非常熟悉,就是把携程模式复制到房地产行业的途家网。途家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说直白点就是把携程模式复制到度假公寓行业,一边是有着休闲度假需求的用户,一边是开发商和公寓的业主,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果你有房子,如果是公寓或者是一个标准等次的房子,可以跟途家网签约,签约以后合约里规定你要出租多长时间,甚至可以短租一天半天,这个网站签约了非常多这样的房子。另外一方谁要租房就在网站上说我到北京租哪个房子,在那里服务人员就在那里等着你,你进到房间里跟酒店是一样的,而且可以做饭,另外不用担心你的隐私被暴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又比酒店便宜关键是服务是自助式的价钱比酒店还便宜,隐私性比酒店好。     在房屋中介行业,也有类似途家的模式,比如链家推出的自如网,放弃了原来房屋中介收一次中介费的模式,而是通过后续的服务挣钱。自如网的运营模式,跟途家一样,他们从业主那里把房子拿过来,重新装修和修缮,进行酒店式运营,然后通过网站租给租户,他们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虽然租房单价高了一点,但是租户即使短租也不用付中介费、并免了一些向房主讨价还价的环节,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租住的环境更加舒适和优雅,这是85后和90后最为看重的。因此,此项服务一经推出,便受到年轻白领的青睐,业务增长的也非常迅猛。     冯仑在演讲中,还提到一个全新的物业管理的模式,不再通过收取物业费来挣钱,而是通过增值服务来挣钱。以前房地产行业的物业是不赚钱的,特别是管住宅,而一家公司索性不收物业费,免费给你管家。只按摩不收费,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躺下了,因为这又不给钱天天给你按摩,所以他横冲直撞进入到所有的小区,一下子建立了几百万个家庭的用户。虽然按摩不收费,但卖精油收费,递毛巾收费,于是开始在社区里用几百万的家庭用户用互联网配送所有家庭需要的东西,这个公司一年赚一两个亿,而且会越来越大。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互联网思维大家都在谈,互联网公司整天推出新产品,无疑是在争夺用户的入口。智能手机火的时候,大家都在争做智能手机,说是在争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后来又说智能电视是入口,大家有都去做智能电视;后来又说路由器是入口,大家又争夺在路由器。等大家拼到最后,其实最终的入口还是房子,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给你一部手机当门禁卡,家里预装了互联网电视、互联网家电,你可以通过社区的平台去买电、购物和获得服务,相当于最高权限的入口被开发商垄断了。开发商通过开放平台的模式,把各种服务整合进来,你说这个生意有没有得做?     黑马哥,不妨做个假设,给大家展望一下未来社区的生活是啥样的。比如,黑马哥买了一栋万科的房子,开发商不但会给黑马哥一把钥匙,还会给黑马哥一部手机或者给黑马哥的手机预装一个万科APP。黑马哥到单元门口以后,不用刷门禁卡,直接刷手机便可以入户。到家后,黑马哥利用手机APP等互联网支付手段预付物业费、电费、煤气费,同时也可以用手机APP控制家里的智能电视、空调、热水器等家电。黑马哥还可以利用APP,在配套的电商的网站上购物和享受服务,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检查在物业有没有代收的快递,再也不必为收不到快递而烦恼。空闲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跟同是业主的邻居交谈,一起去遛遛狗和打打球。用一部手机,把一个小区的业主甚至更多的人整合到一起,汇聚成一个互联网社区。     这也并非是黑马哥的“痴人说梦”,万科等公司已经在着手构建这样的社区。万科自从1999年来,已经竣工了48万套房子,未来5年万科服务的社区可能增加到500个至600个,其中包含了100万套房子、约800万的人口规模。原来,万科卖出一套房子以后,生意基本结束了。而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把这100套房子、800万人联结起来,这800万就由住户变成用户社区,变成了一个商业生态圈。     黑马哥认为,互联网思维核心就是联结,这其中无非是人与人的联接,人与物的链接,物与物的联结,以及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相互联结。小米手机,把所有极客联结起来,变成极客社区,成就了小米手机品牌。途家网,把所有度假需求的用户汇聚到一起,跟公寓联结起来,成就了新的商业模式。乐视网把所有电视联结一起,就有了互联网电视的概念。而将来,互联网社区,则需要把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三者进行相互联结,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更是待挖掘的“金矿”。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