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互联网协会

网站正在维护中,请稍后访问。

联系电话:13340995687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

  •    协会信息

       ——

         ——

2020年以来,围绕国家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成都高新区正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主线,加快完善电子信息“芯屏端网”四大细分领域产业生态。 创新企业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目前,成都高新区拥有英特尔、德州仪器、京东方、华为、富士康等龙头企业,已形成了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英特尔成都工厂加大研发投入,及时更新封测设备及技术工艺,进一步巩固了成都工厂在英特尔全球晶圆预处理和高端封测环节的技术优势,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京东方投资百亿在成都高新区打造智慧创新中心项目,预计2026年实现全面稳定运转,年申请专利可达3000多项,为打造光电显示产业生态圈注入新动能;富士康加快转型,与电子科技大学成立IAI工业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并与中国电信达成“5G+工业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已上报世界经济论坛“世界灯塔工厂”评选,有望成为全球第45家、全国第13家、成都高新区继西门子工厂后的第2家“灯塔工厂”;德州仪器持续增加在成都制造基地的投资,逐步将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德州仪器唯一集晶圆制造、凸点加工、封装测试和晶圆测试于一体的制造基地,是德州仪器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从吸引企业“扎堆”到注重创新要素“扎根”,成都高新区正在营造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摄影 西园李超在对外经贸领域,成都高新区大胆创新,想办法为企业减负,率先试点探索政策“免申报"兑现机制,免除企业申报需提交的工商、税务及大量业务单证等各种申报材料,变"企业申报"为"主动送政策",为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提供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政策兑现机制。摄影 西园李超★ 围绕头部企业聚点成链,成都高新区: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吸引配套企业入驻,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激活新增量新动能,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在成都高新西区所在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还沉淀了一批优秀的中小科技型生产企业。这些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普遍具备“专注细分领域、研发生产并重、侧重硬核科技”的特点,主要集中于“芯屏端网”细分领域,研发投入占比基本超过5%,均有多项发明专利,在行业内建立了竞争优势,正加快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成都纳能微电子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纳能微,2014年成立,是一家由海归人才牵头的高科技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集成电路IP核的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和持续创新,拥有国产先进工艺数模混合高速SERDES IP核等多项核心技术,已经为大量国内外客户完成了十余类集成电路IP核的设计开发与流片验证。不久前,企业刚刚入选2020年四川省第二批瞪羚企业。目前已在国内率先完成国内14nm工艺SERDES IP核的流片验证,近三年的产值增速均超过100%,近两年企业人员数量也在翻番。“ 成都高新区的企业扶持政策全面立体、实用,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我们成立初期享受到了针对小微企业的房租补贴、创业启动资金等。经过几年发展,年研发投入过千万元,又获得了研发投入补贴。此外,成都高新区的人才政策,也吸引着不同层次的人才流向高新区,助力企业招人留人。——纳能微行政总监陈利君”摄影 西园李超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共有40家电子信息类企业被认定为成都高新区首次瞪羚企业,19家企业被认定为连续瞪羚企业。★ 针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成都高新区:将巩固和加强与传统创新平台的合作,在优化政策、产业载体、金融支持等方面进行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大力培育一批瞪羚企业。成都高新区将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时代机遇,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助力成都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重磅发布继去年12月成都发布《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点击这里回顾)之后,2021年1月18日,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从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等10个方面,进一步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信君为大家梳理了 《政策》支持的部分重点内容 先一睹为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在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政策》进一步鼓励工业互联网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行业区域特色平台、企业平台建设,对服务企业数超过200家且设备连接数超过5000台的平台,按照平台年度服务收入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积极支持“两个应用”《政策》还积极支持“两个应用”,一方面支持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另一方面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 鼓励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展创新应用,对具备较高行业示范引领效应和可复制推广价值的项目,按项目建设投入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同时,鼓励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在各产业开展应用服务,按照服务商年度提供标识解析服务收入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开展应用的企业,年度新增标识注册量每超过500万条(解析量不低于2000万次)给予10万元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企业上云用平台、工业互联网产品研发、开展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在企业上云用平台、工业互联网产品研发、开展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等方面,《政策》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鼓励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云平台迁移,根据上云成效评定星级,对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上云企业,分别给予上云费用30%、40%、5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鼓励企业围绕工业互联网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对经评审符合支持条件的重大创新产品,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对企业研发的工业互联网核心软硬件、工业大数据系统、智能边缘计算设备、工业APP、标识解析等已实现产业化的产品,按项目研发投入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同时支持第三方专业机构围绕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开展企业诊断、规划编制等咨询服务,按照年度提供服务收入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完成咨询服务并通过综合评定的本市工业企业,按服务费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通过国家评定机构认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和智慧园区建设《政策》明确,对评定为市级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的,按建设投入的15%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最高分别不超过300万元、500万元(晋级补差);对评定为市级智慧园区的,给予300万元一次性补助。重大示范项目在重大示范项目方面,《政策》提出对获评国家级的工业互联网优秀项目,给予3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获批国家立项支持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类项目,按其获得中央财政实际到位资金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于特别重大的工业互联网项目或大型展会、赛事等活动,报市政府审定后,给予重点支持。宣传推广典型案例与此同时,《政策》提出将进一步宣传推广典型案例。每年评选市级工业互联网优秀解决方案、典型应用案例和优秀服务商,并通过城市机会清单、供需对接活动等渠道大力推荐,支持其广泛应用与创新发展。 最后,跟着经信君 一图读懂此《政策》 ▼
12月22日,成都十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关于持续创新供给促进新消费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不仅要从新消费创新应用、增强新消费供给能力等方面发力,同时,也将以生态塑造为本底,扩大新消费集聚效应。消费是经济稳定的核心基础,对GDP增长贡献率已超过70%。尤其是,提振城市经济的需求迫切,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在“消费”身上。但成都不希望只是消费的“发生地”。新政里,成都提出的4个目标:■ 消费新场景试验田■ 消费新业态策源地■ 消费新模式先行区■ 消费新生态“培育场”无论是场景、业态,还是模式、生态,其实,此次新政对消费的理解不再聚焦于产品本身,而将其视作一个更大的产业,同样以场景营造、企业培育和行业发展环境,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成都,将从新消费所在地,到新消费产品供给地。游客打卡太古里“留步·放想”冬季主题活动亮灯 图据成都极美关键词:场景 承担“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项目 企业将获最高200万元资助新政最具成都烙印的标志,是提出了“场景”的逻辑——要以场景营造为核心,促进新消费创新应用。其中包括鼓励新消费企业申报“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并给予资助。要知道,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是成都支持新经济发展的一项落地工作,今年11月,首批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刚获授牌,主攻场景应用和市场推广。+了解更多成都发布首批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创新应用实验室此次新政里,成都提出要围绕零售、文旅、体育、汽车等消费领域支持新消费企业开展场景创新,同时,还将对承担“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项目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另一个“成都模式”,是“一场景一示范”——今年6月,成都在《成都市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0工作计划》中曾提出这一任务,包括支持地标商圈潮购、公园生态游憩场景等八大类消费场景建设。在此次新政中,成都则直接出了大招:对标志性示范场景,择优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成都桂溪生态公园 图据 IC photo此外,新政还提出,要依托公园、绿道建设,拓展赛事、社团活动等户外游憩空间,打造100个公园城市“红点”“奇点”(网红打卡点),以及命名一批原创艺术、文创、康养、运动休闲等“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等,皆是释放新消费多维场景的成都行动。当然,新消费也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据了解,新政提出要完成核心商圈5G信号、移动物联网覆盖等新消费基础设施的完善目标,同时,按功能区规划特色主题商业街区,支持用电、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改造。更加重要的是“国际”二字——新政提出重点发展首店、小店、首秀、夜间经济等领域,并要提升跨境支付便利化,积极推动建设市内免税店,进一步扩大离境退税店重点商圈覆盖范围。成都首店经济大会 多个知名品牌现场签约 图据红星新闻关键词:企业   构建梯度孵化体系 给予资金扶持或纳入培育库打造好场景的目的,不仅为激发新消费的创新应用,更重要的是,成都也将因释放市场需求,助力消费升级,让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也是成都在促进新消费发展中特有的思路:比如,成都未来将定期发布新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产品机会清单,正是为创投资本、创新项目、创业团队及时展示成都市场机遇。和新经济类似,新政对新消费企业也构建了梯度孵化体系。成都将遴选符合成都新消费发展方向的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将符合条件的新消费企业纳入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库,加强招引培育新消费企业,并直视现有发展的短板——新消费平台型企业的缺乏,专门制定了吸引和发展的政策。武侯区音乐坊新场景 图据成都市商务局而对现有的批发、零售、餐饮、汽车等实体企业,成都鼓励其以数字赋能,包括支持以现代商贸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搭建电商孵化中心、直播基地等功能平台,构筑“线下孵化+供应链+线上平台”网络流量孵化群,并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服务,比如支持提高获得低碳认证的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聚焦企业的需求,因为企业是城市新消费发展的“合伙人”,“成都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也是产业生态的培育,从供给侧为市场创造更多新消费”。关键词:生态支持公园商业发展  探索绿道特许经营管理体制在4个目标里,消费新生态“培育场”最为关键——打造场景,培育企业,为的正是塑造产业发展的生态,扩大新消费在成都的集聚效应。城市的主动程度,决定着聚集水平的高低。从新政中看到,成都此次从数据资源、供应链平台、建设用地、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力度。比如,新政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积极争取布局医疗健康、教育、二手车交易等行业共享大数据中心——对企业来说,这些资源,也同样是城市支持其发展的营商环境。成都超算中心 图据成都市科技局针对企业最关心的建设用地问题,成都也给予了相当有诚意的支持,包括针对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执行差异化供地价格,并支持产业功能区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开展二三产业混合用地。而在管理方面,成都也提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变“事前设限”为“事中划线”“事后监管”,并实行“容缺受理”,比如依法放宽企业夜间促销活动审批。当然,在“公园城市”理念下,成都的消费也有其创新性——比如,支持公园商业发展,探索绿道特许经营管理体制。上述负责人表示,成都正在拓宽新消费领域融资渠道,包括联合区(市)县组建新消费领域产业子基金,引导成都新经济天使基金、新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向新消费领域倾斜等,支持企业的发展。
注意啦!2021年成都市第一批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启动啦2021年首批申报项目涉及8个业务类别,其中包括科普基地建设资助和蓉城社区创新屋建设资助,如何申报?有哪些要求?别着急,小蓉科向你慢慢介绍~申报要求(一)申报单位为注册登记住所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二)须符合各类项目申报指南的具体要求。(三)项目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申报单位要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严禁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四)项目申报单位和合作单位,以及项目组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五)每个申报单位限申报当年同类别项目1项(高校、科研院所除外)。同一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跨类别重复申报。(六)目前承担有市级前资助科技项目且尚未验收的项目单位,原则上不得申报与未验收项目类别相同的项目。(七)纳入市统计部门调查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须提供已报送统计部门的2019年度《企业(单位)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包括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高新技术企业须提供已报送的2019年度《国家高新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统计报表》和《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报表》(以上材料随申报材料一并提供)。(八)凡提供的申报材料涉及内容应不涉密。申报程序项目通过“成都市科技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链接)实行全程网上申报。(一)申报身份获取项目负责人、申报单位登录申报系统进行身份注册,并完善相关信息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已注册过的单位和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不需再注册。(二)项目填报项目负责人登录申报系统,根据指南要求在线填写申报书和上传附件(其中:申报书封面页只需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报诚信承诺书(申报单位)页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报诚信承诺书(项目负责人)页由项目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审核(查)意见页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并由法人代表签字或签章,如有联合申报单位,还需在此页加盖联合单位公章。以上盖章签字(章)页以各类申报书为准,均扫描作为附件上传)并提交,再由所在单位管理员网上审核后提交。(三)项目审查项目推荐单位、市科技局政务窗口、市科技局业务处室在规定时间内分别进行网上审查,并作出审查结论。(注意:项目推荐单位审查后,在签署意见栏须注明项目申报单位入驻的产业功能区,或项目实施所在的产业功能区)(四)材料报送申报阶段只需系统填报,暂不提交纸件,待申报项目立项公告后,我局再另行通知立项项目报送附件,未立项项目无需报送纸件。申报时限项目实行定期申报,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我局不予受理。申报单位网上提交(含退回修改再次提交)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14日17时;推荐单位网上审查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18日17时;市科技局(含窗口)网上审查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21日17时。其中:科技金融资助申报单位网上提交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29日17时,推荐单位及市科技局(含窗口)网上审查截止时间顺延。提示:请各申报单位审核提交后,及时在系统关注各审查环节审查意见,并根据有关审查意见要求修改完善后,及时再次在系统提交,逾期造成不能正常申报的责任由申报单位自行承担。业务咨询及联系方式(一)项目指南咨询有关项目指南内容请详询相关业务主管处室(联系方式详见指南)。(二)申报流程咨询申报流程请咨询市科技局政务窗口。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7:00联系电话:86924834地址: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区2-01至2-03号窗口(草市街2号一楼)联系电话:86924834(三)技术支持咨询有关系统技术问题,请咨询技术支持热线:65575919(四)微信咨询扫描二维码,关注“成都科技服务”微信公众号(cdskjj)注意事项1.成都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及各区(市)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单位申报项目的推荐。2.市级有关部门负责所管理市级预算单位申报项目的推荐。未授予推荐权限的市属单位的推荐单位请选择“市级各部门”。3.高校院所负责本单位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的推荐。特此通知。科普基地建设资助申报指南资助对象1.场馆类科普基地。指通过在蓉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建筑物及附属物作为科普展示场地,以有形的互动展品为主要依托,对潜在的科普资源进行科普化改造,经命名后向社会公众开放,能够承担科技普及、宣传、培训、服务功能的科普场所。主要包括:(1)由政府投资建设或社会力量兴办的开展科普活动的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场所;(2)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内部具有科普功能并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的场馆、设施、实验室、生产现场、园区等;(3)建在天府绿道、锦城绿道及其它绿道上的场馆、设施、园区等。2.非场馆类科普基地。指不以有形的科普互动展品为主要依托开展科普的单位以及开展的科普活动、科普作品等。主要包括:(1)利用传播资源,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宣传的传播媒体、科普网站、科普报刊、创作基地、科学传播培训基地等;(2)从事用于科普产品(展品、展项)、科普作品创作、科普创意策划活动等组织或机构。资助标准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对符合科普基地建设资助条件的单位给予经费资助,场馆类20万元,非场馆类10万元。申报要求1.成都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具有法人主体资格、愿意将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2.科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能够发挥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和科普服务等作用。3.场馆类科普基地有固定的科普展示和活动场所,能够满足向公众开放的需要,有科普展示馆、科普画廊、科普演示设备和模型等,科普展厅和活动场所面积一般应达到300平方米以上。非场馆类科普基地与科普工作有关的办公场地不少于100平方米,具有开展科普工作所需要的资质、配套设施,相关科普产品、作品、栏目、版面及其他传播载体等科普资源及线下面向公众科普活动不少于2项。4.重视科普工作,有科普工作计划(规划),有专(兼)职工作机构,配备有稳定的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和科普讲解员,具备持续开展活动的能力。5.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安全设施,保障措施完备。申报材料1.成都市科普基地建设资助申报书;2.附件材料:(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登记证(照);(2)科普展教场所、科普资源的图片、文字介绍;(3)已获得有关部门科教基地命名的证明文件或图片(据实提供);(4)科普基地有关管理及安全制度等。政策咨询业务处室: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联系电话:028-61881741蓉城社区创新屋建设资助申报指南资助对象以社区街道(乡、镇)为主体,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向社区公众开放,能够承担科技普及、宣传、培训、服务功能的社区科普场所。资助标准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对当年新申报并且符合建设资助条件的社区,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建设经费资助。申报要求“创新屋”需达到以下基本标准:(一)一个固定场所:“创新屋”应建立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面向社区居民开放的公共服务场所,有固定场地,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有统一的“创新屋”形象标识和明显的指示标牌;一次性接待能力在30人以上;场地每年开放时间不少于180天。(二)一套基本设备:“创新屋”需配备适合开展科学普及内容的相关设备不少于一套,也可以根据居民需求和社区特色,安装相关设备设施;所有设备设施必须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有关安全与质量标准。1. 展示类:适合居民观看、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及应用。2. 互动类:适合居民体验互动的科普设施。3. 动手类:适合居民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动手工具。(三)一支工作队伍:“创新屋”由街道牵头建设,需配有2名以上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管理人员;有专业的社会机构组织参与运营、管理及组织策划等;有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队,与所在辖区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携手开展社区科普、创新实践活动。(四)一套规范制度:“创新屋”需建立健全日常运营、安全管理、财务档案等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年度总结;积极参加市级科普活动;参加全市年度工作评价与三年一次的复核工作。(五)一系列活动:“创新屋”应突出创新创业,围绕社区特色,经常性组织开展系列科普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培养公众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创新屋”应利用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提升影响力。申报材料1.成都市蓉城社区创新屋建设资助申报书;2.附件材料:(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登记证(照);(2)科普展教场所、科普资源的图片、文字介绍;(3)有关管理及安全制度等。政策咨询业务处室: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联系电话:028-61881741来源:成都科技
     12月16日,经成都市人民政府同意,12月18日上午10时,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一二、三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18号线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机场北站段五条线路将同步开通初期运营。届时,成都轨道交通线网里程将达到558公里,成为国内轨道交通“第四城”。  自2010年9月成都地铁1号线开通以来,10年间成都地铁线网图从“十”字型到“米”字型架构,再到“井+环”线网架构,客运量累计突破60亿乘次。此次五线齐开,成都地铁运营里程新增160公里,达到558公里;全线车站达373座,其中换乘站46座。开通后,成都将成为国内首个一次性开通五条地铁新线的城市,也是全国地铁运营里程最快突破500公里的城市。  此次新开的线路中有不少亮点。其中6号线全长约68.88公里,共设有56座车站,是全国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站点数最多的线路;9号线一期是中西部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采用国际最高等级(GoA4)全自动运行系统,列车可以依据提前设定的运行时刻表,实现电客车的唤醒、发车、返场以及洗车等全过程自动运行。  线路开通后,成都地铁6号线与5号线交叉形成环线,部分线路走向与一环路几乎重合,能大大增加换乘的便捷性和可达性;6号线南段线路与1号线南延线呈并行关系,可分担部分南行客流;8号线自南向东,途经多所高校和景点人口密集区域;17号线将为4号线分流;9号线连接西部、南部区域,开通后或将减轻7号线的部分换乘压力;18号线将通达天府国际机场,进一步优化成都“东进”交通网络布局。  计价方面,开通后成都地铁全线网仍采用“里程计价”方式,线网最高票价为12元。因换乘站增多,换乘路径有所变化,部分区段票价最高可降6元。  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后,成都将继续全力推进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根据《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8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等8个项目将陆续建成,其中还将新增3条线路采用全自动运行模式。新线开通后,成都地铁各线首末班车时刻表如下。
■ 持续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加快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 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 坚定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新产品供给、扩大有效需求。 ■ 全面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努力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运用市场的能力。 ■ 全面深化先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激发城市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广泛凝聚建设新天府的强大合力。9月23日上午,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选举王凤朝为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川平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李仲彬,市委副书记朱志宏出席会议。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应到代表637人,闭幕会实到代表602人,符合法定人数。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本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范锐平、唐川平、邓涛、王忠林、陈建辉、仰协、韩春林、巫敏、张济环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首先表决通过了总监票员和监票员名单。接着,大会投票选举市人民政府市长。根据计票结果,唐川平宣布:王凤朝当选为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在热烈的掌声中,范锐平、唐川平分别与王凤朝握手,表示祝贺。王凤朝向代表们鞠躬致意。大会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新当选的市长王凤朝走到宣誓台前,进行庄严的宪法宣誓。全方位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治理水平、发展潜力和全球位势,实现了从西部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冲刺世界城市的历史性跨越范锐平代表中共成都市委对大会的圆满成功、向王凤朝同志的当选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各位代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回顾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成都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全方位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治理水平、发展潜力和全球位势,实现了从西部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冲刺世界城市的历史性跨越。这是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结果,凝聚着全市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和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全方位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形成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向着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宏伟愿景奋力前行范锐平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成都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步起势加快发展的五年,也是成都国家中心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期、发展动力转换的深化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高水平开放的加速期。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主动把握重大机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系统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消费供给体系、全面开放体系、要素适配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全方位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形成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向着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宏伟愿景奋力前行。持续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加快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推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范锐平指出,空间治理是实现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适应的重要途径。要坚定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持续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加快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规划,持续构建“大都市区-区域城市-功能区-新型社区”空间体系,以青山绿道蓝网控制大都市无序蔓延、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重塑、以片区综合开发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推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打造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范锐平指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建设异军突起。要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构建成都现代产业体系,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打造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要加快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天府实验室“四位一体”创新平台,全力打造最适宜科技人才创业和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要全面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和人力资源环境,发挥生态品质好、发展潜力大的比较优势,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成都发展,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成都成就梦想、名利双收。坚定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范锐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供应链受到极大冲击,也让政府和企业共同认识到保持产业生态圈的稳定性和企业配套链的安全性是当务之急,建设产业功能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之策。要坚定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要构建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产业功能区为载体的先进要素集成方式和产业链条融合机制,全面推进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载体的产业核心区建设,积极引导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企业协同配合,构建若干以成都为中心、以西部城市为腹地、在全国乃至全球协同配置资源要素、组织生产销售的产业生态圈。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力打响“成都消费”城市品牌,创新产品供给、扩大有效需求范锐平指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消费、提振需求是战略基点。成都是西部地区的消费中心,巩固这一地位、再造竞争优势,必须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全力打响“成都消费”城市品牌,创新产品供给、扩大有效需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高标准推进“三城三都”建设,建设商能级商圈,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营造高品质消费场景,打造开放包容消费环境,持续拓展“买全球卖全球”国际消费网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需求动能。全面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努力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运用市场的能力范锐平指出,开放是新时代成都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强动能。要全面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努力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运用市场的能力。要加快构建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和供应链体系,推进自贸区协同开放、综保区提质增效、开放口岸拓能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提高开放型经济活力和层次。全面深化先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升级国际化营商环境政策,激发城市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提高企业获得感和市民认同感范锐平指出,成都深化“五项制度改革”,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激活了市场要素、提升了经济活力。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先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升级国际化营商环境政策,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构建国际化金融要素服务体系,深度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和外商投资准入,全面创新包容审慎柔性监管制度,打造先进要素汇集的洼地,激发城市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提高企业获得感和市民认同感。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让成都成为最具浓厚开放气象和创新创业氛围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范锐平指出,要认真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广泛凝聚建设新天府的强大合力。要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持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引导市民群众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形成开放包容的生活态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成都成为最具浓厚开放气象和创新创业氛围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唐川平指出,这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和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大会任务。全市各级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要围绕范锐平书记在党员代表会议作出的六项重点工作安排,切实发挥好人大作用,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强弱项补短板,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要积极主动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织人大代表分行业、分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集中人民群众智慧,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发挥人大代表专业优势,组织专门力量做好明年人代会审议,提出高质量建议,凝聚全市人民共识、汇聚全市人民力量,推动“十四五”发展、加快培育动力源泉、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大美成都,造福全市人民。唐川平最后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同向同力,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创新建好“示范区”、奋力夺取“双胜利”贡献人大力量!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领导同志,系市十七届人大代表的部分老同志,成都警备区领导,大会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应邀在主席台就座。不是市十七届人大代表的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府组成人员,市委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市人大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负责人,大会副秘书长,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不是市十七届人大代表的市委、市政府直属机构、市群团主要负责人,部分区(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 回顾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成都已取得这些成绩↓
9月16日,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快转型升级是民营企业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民营企业获得持续市场竞争优势的内在所需,还是民营企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选择,并将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优化结构、内涵发展,量质并举、质效优先以及集约集聚、协同发展四项基本原则。《意见》明确,将通过六条发展路径来促进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1一是实施企业数字化“改造工程”。广大民营企业要主动融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将加快数字化运用作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要加强数字化赋能,主动与区块链、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有效嫁接,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要广泛运用“互联网+”,推动消费品、原材料、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农业装备等传统产业,实施技术升级改造和数字化改造,推动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有条件的企业要融入体验消费新时代,深度挖掘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发展机遇,大力增强线上获客能力,借势完成数字化转型,使数字化模式贯穿商业模式和组织运行模式。暂时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制定数字化发展方案,加强借力蓄势,谋求弯道超车。 2二是实施提质增效“瘦身健体工程”。广大民营企业要聚焦做优做精主业,着力瘦身健体,根据产业、技术生命周期,及时退出夕阳产业、落后产能,通过剥离非主业核心业务,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聚沙成塔,攥指成拳,进一步做强做大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对自身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评估,有必要的要进行战略重组、专业化整合,情况不理想的要守住现金流,降低负债率。要汲取部分企业粗放发展、风险频发的教训,推动管理现代化、规范化、高效化、精细化发展,升级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获得稳健持续的发展根基,不断筑就行业“高峰”,争做“百年老店”。 3三是实施创新发展“新赛道工程”。广大民营企业要抢抓国家大力支持“两新一重”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生命科学和大健康产业、生态农业、高科技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前瞻引领、抢先布局,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要加码“新基建”,有条件的可以投资项目建设,对接“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食物冷链”等大型、长周期项目,以及配套公共工程建设;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可通过项目混改、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灵活方式,主动参与“新基建”。要瞄准“新业态”,从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找寻机会,精准匹配,加速“上线”“上云”,向发展快速、创新活跃、应用广泛的新零售、新制造、新消费、新协同、新政务等新业态转型升级,重构生产组织模式和产业价值链,持续开拓经济新蓝海。要迈步“新台阶”,积极参与“四川百强民企精准培育计划”“中小民企专精特新培育计划”,主动跨步,精准发力,上档升级,着力成长为千亿级、百亿级企业,带动大批周边企业发展,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服务企业成千上万的良好发展态势。 4四是实施并购重组“再生工程”。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盘活存量资源,围绕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食品饮料、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并购、重组、合伙人制度等方式,加强市场、技术、人才的有效整合,不断塑造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行业集中度。支持成立并购重组引导基金,支持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行业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并购重组。引导和支持海外并购,鼓励实力强的企业并购优质资源,深耕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在生命科学、卫星互联网、氢燃料电池、智能联网汽车、高端农业装备等方面布局前沿科技及产业化运用。困难大的企业要结合实际及时作出调整,实现技术、人才等战略资源的重新整合,不断开创发展新机遇。 5五是实施混合改革“聚能工程”。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与国有企业合作,拓宽业务领域,形成整体合力。通过与国企双向持股、交叉持股、取长补短,构建产权多元、权责一致、自主经营、治理优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多种资本优势的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混改要素上,既可加强与国企在资本、土地、市场等传统要素的合作,也可加强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深化合作。在混改层次上,加快进入分层混改,既可先参与国企子公司、三级公司层面的混改,也可参与国企集团公司层面的混改。在混改领域上,加大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与国企的合作。在混改项目上,要聚焦国省集中推出的优势项目,不断拓宽混改新的合作空间。 6六是实施融合发展“共赢工程”。要推动集聚延伸,抢抓疫情期间欧美部分产业停摆、经济衰退、全球产业链加快重构的机会,加快引资补链、引才助链,打造一批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集群。要抱团布局国内与国际市场,加强延链、补链、扩链、强链,加大技术更迭、工艺优化、装备升级,加速产业提质升级,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发挥商(协)会作用,积极组建行业商(协)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共享共用内部资源,吸纳更多企业抱团发展。要合作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动与大学、科研机构或其它组织机构,加强战略层面有效对接,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组建“泛成渝地区商会联盟”,搭建成渝地区商(协)会组织合作交流平台,助推商(协)会以市场为纽带,加强产业、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等方面合作。要扩大开放合作,支持设立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对外直接投资或对外合作共建的“大、好、高”实体项目,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产业布局。 此外,《意见》指出,还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供需对接平台以及综合服务三大保障平台。来源:川报观察 扫码关注我们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一年一度的国家网络安全“顶级盛会”来啦!按照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今年9月14日—20日为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14日—9月19日,市委网信办将在宽窄巷子东广场举办2020年成都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公众体验活动。今年会有哪些惊喜呢?今日就为你预告安全宣传周的精彩活动。网络安全公众体验 科普性互动性趣味性集于一身9月14日—19日,在成都宽窄巷子东广场,将举办集科普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安全公众体验活动。现场将开设网络安全公开课,设计“三大炮·清声镇谣言”“云镖局·保网络空间”“糖画铺·诈骗醉醉甜”“茶博士·来网都是客”“隐私卫·御风箭生花”“传书局·千里寄平安”等网络安全互动体验区,通过体验互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2020蜀山论剑·网络安全大会 探索网络安全前沿的技术发展9月18日,举办2020蜀山论剑·网络安全大会,邀请网络安全领域知名专家、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来蓉,就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构建网络安全产业生态,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进行研讨,探索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前沿技术发展,提升教育、卫健、金融等重要领域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总结汇报会 做好大运会期间网络安全练兵备战9月14日,召开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总结汇报会,学习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关系、国际国内形势和网络安全态势、城市网络安全保障、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及其取得的成效、网络安全典型案例,点评分析网络安全典型问题,加强全市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和保障能力建设,做好2021成都大运会期间网络安全练兵备战。网络安全进基层 广泛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等宣传普及活动。着眼未成年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设计针对性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省委网信办做好“1+N”游园活动等相关工作。【主题日活动】宣传周期间安排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主题活动。9月15日由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开展校园日活动,在全市范围面向大中小学校学生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9月16日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组织开展电信日活动,指导电信行业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协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发送网络安全公益短信。9月17日由市公安局牵头组织开展法治日活动,指导全市公安机关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公开一批典型网络安全案件,展示网络安全法治建设成果,协调在全市各地交通信息提示屏播放相关宣传内容。9月18日由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牵头组织开展金融日活动,指导全市金融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商业银行网点面向市民广泛宣传网络安全。9月19日由团市委牵头组织开展青少年日活动,指导各地共青团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网络安全科普教育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认知网络安全风险、获取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9月20日由市总工会、市妇联组织开展个人信息保护日活动,发动广大职工、妇女广泛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技能。来源:成都日报 扫码关注我们
成都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 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标排名第一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重要软实力,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营商环境作为一个地方的“颜值”,是当前各地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30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成都获评2020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同时获评标杆城市的还有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杭州等城市。成都市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图据蓉城政事这也是继去年拿下2019中国招商引资最具国际竞争力城市和2019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等奖项之后,成都又一次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备受瞩目。政策成都营商环境3.0版本即将于近期正式出台根据环球舆情调查中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调查显示,成都在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为企业在蓉稳步发展赋能加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高效的服务保障。在成都,开办企业登记逐步压减至0.5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用时控制在80个工作日以内,小型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用时不超过20个工作日……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1.0版、2.0版政策体系基础上,成都瞄准世行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城市最高标准,制定的营商环境3.0版本即将于近期正式出台。🔹 多项“红利”将让企业更加便捷。例如,企业开办时间将从1.0版时的5个工作日压缩到0.5个工作日,工程建设审批时间也将实现从120个工作日到90个工作日,再到80个工作日的压缩。🔹 成都将着力打造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民新高地。除了高标准对标之外,成都将网络理政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网络理政新平台,集成全市266个信息系统,接入9.7万路视频数据、11.6万个点位物联传感数据,把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政府职能,连同社会诉求,全部搬到网络理政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精心构建网上政府、数字政府,培育“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的社会文化和工作机制,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着力打造“蓉易办”政务服务平台及营商环境品牌。“为全球投资者、各类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公平机会,着力打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今年,每月一场的机会清单发布已经成为城市“潮流”。秉持“企业与城市相互赋能”的理念,成都将企业需求和城市机遇有机链接,更大力度实现从“给优惠”向“给机会”“给场景”转变,分类发布政府需求、政府供给能力、企业能力、企业协作需求四张清单,今年已发布7批次共2300余条供需信息,成功对接800余条,为新经济小微企业实现融资超100亿元。积极帮助企业找市场,分行业分领域面向社会每月推出100个新场景和100个新产品,累计关注流量超过1亿人次,推动政企间、企业间供需信息、资源要素高效对接和精准匹配。人才“人才新政”累计吸引38.1万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落户“企业或者普通民众对于成都的主要印象,可能包括大熊猫、饮食以及安逸的生活态度。但是对于我来说,成都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开放和包容。”环球时报社市场中心主任刘远达讲述了这样的成都印象。《环球时报》曾经组织了中国和德国两个国家的高端媒体团,在成都进行中德媒体交流活动。“大众、博世,这些德资企业给德国媒体的反馈是成都的招商引资工作和营商环境被外资所认可,他们的外籍员工在成都工作开心、生活舒适。”刘远达说,从与这些在成都工作的外籍人士交流中可以感受得到他们融入了成都,爱上了成都,成为了成都的一部分。成都的“人才引力”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据统计智联招聘《2019届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在大学生期望就业的城市中,成都排名第4。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人才新政”累计吸引38.1万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落户。成都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像成都人那样创业和生活”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价值选择。近期,在GaWC2020世界城市榜单中,成都位居世界二线强城市(Beta+)榜第9位,较2018年上升7位;在世界城市整体排名中,成都的排名跃升至全球第59位。通达全球的交通优势,也是成都开放的最好印证。新建的天府国际机场,明年将正式投运,有了“一市两场”,成都交通运输能力必定会大大增强。中欧班列(成都)已连续四年领跑全国,带动形成了以成都为中转枢纽的通边达海、内畅外联国际陆海联运通道体系,7条国际铁路通道、6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持续拓展,已连接境外55个城市、境内16个城市。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 图据红星新闻“进一步提升国际化,需要更大程度地将全球主要城市成功的‘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相结合。”两年前,GaWC副主任本·德拉德在给中国城市提出国际化建议时就曾指出,不仅是机场、大学、知识密集型商业园区等“硬件”,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软件”同样重要,两者应综合发展。近两年来,成都在国际舞台上的频繁亮相,不仅体现了成都在“软件”方面的努力,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其世界位次再度拉升的原因。“成都的发展理念是全球性的、国际化的,同时也是绿色的,这跟世界大运会的理念完全契合。”——国际大体联主席奥列格·马迪钦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体现的不仅是成都对看得见的空间绿化的重视,更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升级——是对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视,亦是城市从“产城人”到“人城产”发展顺位的转变。产业七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34.7%当日发布的《中国特色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从政务管理效力、产业发展实力、城市品牌影响力、社会普惠发展推动力和商业可塑活力这5方面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评估。成都营商环境指数为92.2,排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其中,成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标特别突出,指数为99.6,在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在为期8个月的调研时间里,成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标让专家团队印象深刻。2019年,我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34.7%。“这样的增长率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这证明了成都城市的经济韧性,也是今年疫情防控背景下,成都经济增长很快转正的底子所在。”——参与榜单评价的一位经济学专家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8.3万户,同比增长18.7%,新登记数量和增速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1名;企业登记数达92.2万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2名。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98.6亿元、增长0.6%。其中,二季度增速达3.9%,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3.3亿元、增长4.1%,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23.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45.4%。成都是全国探索新经济较为成熟的城市之一。新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近年来,成都独角兽企业从0到6家,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36万家,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增至520亿元,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 成功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居全国第6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8100亿元,占GDP比重47%。来源:成都新经济